-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日记【任鸿隽与胡适的情谊】
两人结下友谊 任鸿隽 (1886-1961) ,字叔永,祖籍浙江归安,
生于四川垫江。清朝末科秀才,后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和上海中国公学。
1908 年留学日本,为学习制造炸药,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应
用化学。 1909 年加入同盟会,任四川分会会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后,任总统府秘书处总务组秘书,同在这一组的还有吴玉章、熊成章
等人。 __ 解职后,任鸿隽对当时政坛风气颇感失望,弃政从学,赴
美留学。先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分获化学学士和硕士
学位。
在美留学期间,任鸿隽联络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发起创办《科
学》月刊,该刊是 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科学刊物。
后又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
及工作。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一职, 在他与同仁的共同努
力下,中国科学社成为 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最早、影响最大、
覆盖面最广、 参加人数最多的科学团体, 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
1918 年,任鸿隽学成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
校长、四川大学校长、 __ 专门教育司司长、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干
事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
馆长、上海科协副主席等职。
任鸿隽与胡适的相识始于中国公学。 胡适于 1906 年夏考入中国
公学,编入最高一级的预科甲班。他的同学中四川人最多,讲着一口
徽州方言的胡适认为四川话最清楚干净, 接近普通话, 他很快就学会
了所谓的“四川普通话”,以至于胡适遇到的四川人竞问他“贵府是
川东,是川南”。 1907年初,胡适班上又来了一位四川同学,他就
是任鸿隽。任鸿隽比胡适来得晚,且在校只一年, 1908 年初就负笈
东瀛。在这一年里,两人结下了友谊。任鸿隽后来在回忆录《五十自
述》与《前尘琐记》中均提到同班好友胡适,并与他有诗文相和。当
时中国公学的同学会“竞业学会”办了一份报纸《竞业旬报》,从第
一期开始,几乎每期都有胡适的作品。为此任鸿隽赠胡适一首小诗,
其中有几句:“鼎铸奸如烛,台成债是诗。雕彤宁素志,歌哭感当时。”
1910 年,胡适考取庚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
船经日本横滨停靠,任鸿隽特地登船相见。 1912 年底,任鸿隽赴美
留学,同样选择了康奈尔大学。任鸿隽后来有诗赠胡适,追忆往事:
“秋云丽高天,横滨海如田,扣舷一握手,君往美利坚。我居神仙境,
羡君登仙行。不谓复三年,见君绮色佳 ( 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今多译
为伊萨卡 ) 。”12 月 1 日,任鸿隽乘火车到达绮色佳城,胡适亲自到
车站迎接,昔日同窗好友再次聚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胡适在这一
天日记中记下: “十二时下山,至车站迎任叔永……多年旧雨,一旦
相见于此,喜何可言。”
留学美国的交往
胡适留美学习时间为 1910 年至 1917 年,任鸿隽是 1912 年至
1918 年,他们两人均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过从
甚密。在胡适《留学日记》中,记下了两人交往的诸多点滴。他们经
常与好友杨杏佛、胡达、赵元任等人聚餐、出游,讨论身边事、国家
事,书信及诗文往来频繁, “谈诗或煮茗,论时每扬眦”。胡适 1913
年 12 月 23 日日记写道: “在假期中,寂寞元可聊赖,任叔永、杨杏
佛二君在余室,因共煮茶夜话,戏联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极
欢始散。”胡适在留美的最初两年,仅作诗两三首;而任鸿隽来后,
四年中作诗达百余首。 1917年 6 月即将回国的胡适深情写道:“因
念吾数年来之文学的兴趣,多出于吾友之助。若无叔永、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