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syy2.pptVIP

诗歌鉴赏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syy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诗歌分类 1、送别诗 叮咛、赞颂对方; 诉说惜别之情; 叙述别后思念 2、咏史诗、怀古诗 对古代人、事的凭吊; 缅怀先贤、追慕古人; 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 倾诉生不逢时的感慨; 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 3、边塞诗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 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4、羁旅诗 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表现思乡思亲之情 5、思乡诗 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 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6、闺怨诗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情感 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 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 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 慨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慨叹理想不为人知的痛苦 3、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 写思念亲友的 写边关思乡的 写闺中怀人的 4、离情别绪:写依依不舍的 写情深意长勉励的 坦陈心志告白的 5、山水之情:或明丽,或壮阔,或细腻, 等等,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6、伤春悲秋:美好光阴的逝去,往往让人想到 人生短暂,浮生若梦 7怀才不遇:古代诗人多为饱学之士,他们想建功 立业,但能平步青云者却寥寥无几, 大多数还是布衣疏食,老死林下,因 此有怀才不遇的满腹牢骚。 8隐逸之趣:一些不容于朝廷的诗人,多归隐江湖 有的是真的淡泊宁静,追求一种超然 物外的意趣;有的放达;也有的“身在 泉林,心存魏阙” 9吊古伤今: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往往借咏 叹古人之事而得到抒发。 1、从诗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 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 元稹的《菊花》、虞世男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 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2、从注释入手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例:你认为《夏意》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夏 意 苏舜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答: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悠闲宁静的环境气氛,而在这悠闲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遭排挤受压抑的深沉的苦闷和悲哀。 6、发挥想象和联想。创作诗歌需要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也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为读者留下了相当大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透过一些关键字词,读者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等,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由己推人,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7、从典故解读入手。典故都有出处,因文人墨客的长期使用而具有固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