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电缆电磁屏蔽效果的测试方法.pdf

连接器和电缆电磁屏蔽效果的测试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连接器和电缆电磁屏蔽效果的测试方法 摘要:在当前电磁频谱日趋密集、电磁功率密度急剧增加、设备大量混合使用的情 况下,系统电磁环境日益恶化。连接器和电缆作为系统安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影响着系统数据传输的速度和信号传送的质量,电磁屏蔽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文章主要阐述五种测试电磁屏蔽效果的方法,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电磁屏蔽;测试;连接器;电缆 1 引 言 连接器和电缆是重要的电子元件, 如果电磁屏蔽效果差, 就会因为串扰、 耦 合等原因产生无用信号或者噪声,最终影响系统性能的稳定和寿命等,因此对连接 器和电缆屏蔽效果测试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五种电磁屏蔽效果的测试方 法:三同轴法、 管中管法、 吸收钳法、 模式搅拌法和 GTEM室法, 并对它们进行对比。 2 电磁屏蔽效果的测试方法 2.1 三同轴法 2.1.1 活塞可调节的三同轴法 图 1 为三同轴法的结构, 工作原理是测试射频泄漏源四周的泄漏能量。 在测试 过程中,被测连接器放置在终端接匹配负载的均匀传输线中构成完整的同轴系统, 再放置在一个圆筒内,从而形成第二个同轴系统,其一端端接可调的短路活塞,而 另一端则接圆锥形的过渡器,过渡器连接到匹配检波器。调节短路活,使检波器示 数最大。然后,直接将检波器接至射频电源,测得保持检波器初始电平需要的衰减 变化量,最后根据衰减量计算出接有被测件的装置的接人引起的总衰减量。 2.1.2 活塞不可调节的三同轴法 图 2 也是一种三同轴法的结构, 但是没有可调节的短路活塞。 通常外同轴线阻抗 总是大于 5012。IEC 规范中缺省值是 15012,内、外系统问信号传输速率相差 10% 。 由于内、外同轴线传输速率不同时会影响测试结果, 因此要引入修正因数 被测件特 性阻抗 ( 通常为 5011) ,引入的修正值为 10 l0g 加(2zs /R),z 为外同轴线特性阻抗, R为 △n( 见公式 3)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为了连接到标准接口,图 2 采用台阶的结构。 无论是台阶还是锥度, 由于径向尺寸变小, 在频率不断增大时, 传输中都会 出现高次模,由于高次模的出现会影响电磁屏蔽测试结果,因此推荐测试频 率低于外同轴线截止频率。 由于外同轴线截止频率低, IEC 规范中规定上限频率为 3 GHz一 4GHz。三同轴系统理论上可以应用至 12GHz。当工作频率达到更高频率时, 就可能产生高次模。大多数文献资料只提到 TE 模,实际上尤其在交叉极化中,还 会出现其他形式的高次模。图 3 为三同轴线 ( 接电缆 ) 的仿真结果。模型的外同轴线 内径为 23 .241ram (0 .915 英寸 ) ,阻抗为 108Q,在低于 7.5GHz的频率范围内, 大多不会出现谐振。在低于 18 GHz的频率范围内,出现三个高次模,通常是 TE 模。 增大传输线直径,当阻抗为 12711 时,出现 10 个高次模。 。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2 管中管法 管中管法是三同轴法的延伸,用于测试有线电归一化值。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