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单桩承载力确定的载荷试验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静载荷试验 获得单桩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 (a)试验装置 锚桩反力梁 主梁 基准柱 次梁 千斤顶 百分表 锚筋 锚桩 (b)试验方法 加载方式: 采用逐级加载方式,一般按预估极限荷载的 1/10~1/15P 施加,第一级荷载可加倍施加; u 稳定标准:每级加载后,按5 、10、15、30 、60 分钟间 隔测读沉降。当每小时沉降不超过0.1mm ,并连续出现两 次,则认为沉降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载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破 (1)桩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坏 (2)桩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24 小 荷 载 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3)桩顶加载达到设计规定的最大加载量; (4) 已达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最大重量; (5)Q-s 缓变型时,加载至桩顶沉降60~80mm(特殊时考虑 桩顶沉降80mm以上) ; 有缘学习+V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回弹变形: 中止加载后,每级基本卸载量按每级基本加载量的 2倍控制,并按15、30 、60 、90 分钟测读回弹量,然后进行下 一级的卸载。全部卸载后,隔3~4 小时再测回弹量一次。 上面方法为慢速维持荷载法 常规试验方法还有快速维持荷载法 (每隔1小时加一级荷载) 和循环加卸载方法 (每级荷载相对稳定后卸载至零)。 (c) 试验成果与承载力确定 (1)Q -s 曲线,表示桩顶荷载与沉降关系; (2)s -lgt 曲线,表示对应荷载下沉降随时间变化关系 陡降型Q -s 曲线发生明显陡 s -lgt 曲线尾部明显向下 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弯曲的前一级的荷载值。 Qu Q u 单桩荷载-沉降Q -s 曲线 单桩沉降时间 s -lgt 曲线 Q-s 缓变型时,取s=40mm对应Q ,或 s=0.05D对应Q u u (D≥800mm); 注: 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大于3根时,可取平均值为 Quk (极差≤30%),小于等于3根,取其中最小值为Quk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 =Q /K a uk K=2.0 为安全系数。 (d) 检测数量与养护 甲、乙级建筑或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的桩基础,单桩 静载试桩数量≥1% 总桩数,且≥ 3 根。工程总桩数≤50 根, 检测试桩≥ 2根; 养护时间28 days ,因时效性间歇时间考虑为7~25 days 。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