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阅读含答案国旗班的战士阅读含答案.docVIP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阅读含答案国旗班的战士阅读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阅读答案国 旗班的战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 分)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 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 人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 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 “这个人是谁 呀? ”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 “伍连德。 ”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 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 “哈医大的老校长。 ”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 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 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 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 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 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 年 10 月 25 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 5 省 6 市,死亡 达 6 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 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 有“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 ”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 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病源来自于旱獭, 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施了中国 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 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 “伍氏口罩 ”;他以钦差大臣身份 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 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 ? ? 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 己的角色: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 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 经过 3 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 —— 这是中国有 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 型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 31 岁。 之后的 1911 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 于当年 4 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 —— 万国鼠疫研 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 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 11 个国家的 34 位著名鼠疫专家。伍 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 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 “鼠疫斗士 ”的称号。 上世纪 20 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 “科学输入垂 50 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 人而已。 ” 1879 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17 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 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ronald ross 门 下学习。 1903 年,他又前往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在俄裔细菌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elie metchnikoff 教授指导下研究破伤风。 24 岁时, 伍连德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先 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 20 余所,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 等 10 余个学会,并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在他的倡议下,北平 中央医院成功创办,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即北京大 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他曾在 1914 年积极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 的中国医学委员会进言,要求在北京地区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医学教 育机构。 1921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伍连德为之倾注了不少心 血。 对于预防医学,伍连德也有独到的见解。在 1928 年给国民政府的建 议中,他首先对国内公共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在我国倡行 公共卫生的障碍、前景及办法进行了论说。他认为,对于医界中人, 不能只一味地专注于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观念即便现在提起, 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在他的竭力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 的主权。 1960 年,与瘟疫搏斗一生的科学家伍连德永远地安息了。回顾他的 生前语录,其中鲜有豪言壮语,他只是这样总结道: “我觉得一个人 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 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科学家伍连德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他个 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而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 b .在作者看来,伍连德不仅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 进程,同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