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部感染_ff808081-21e7ff8b-0121-e801c972-52b5.ppt

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部感染_ff808081-21e7ff8b-0121-e801c972-52b5.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临床表现 (一)化脓性淋巴结炎: 1、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⑴浆液期: ①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自觉疼痛或压痛。 ②淋巴结内充血、水肿、可移动、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③全身反应小,偶有低热。 ⑵化脓期: ①局部疼痛加重,有明显的压痛点及凹陷性水肿;浅在的脓肿可有波动感。 ②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移动。 ③全身反应重、高热、寒战、头痛、无力、WBC升高,毒血症、败血症,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 2、慢性淋巴结炎: ⑴常见于慢性牙源性及咽部感染。或急性炎症控制不彻底时。 ⑵表现为慢性增殖过程,淋巴结内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微痛的硬结,淋巴结活动,有压痛。 (二)结核性淋巴结炎: 1、常见于儿童及青年,轻者仅有淋巴结肿大而无全身症状,重者可伴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低热盗汗,并可同时有其他器官的结核病变或病史。 2、局部初期可见颌下、颈侧单个或多个成串的淋巴结,质硬、无痛、无粘连。病变发展,淋巴结中心干酪样坏死,组织液化变软,扪之有波动感,与周围组织粘连,皮肤无红、热及明显压痛。——“冷脓肿” 三、诊断 1、病史+临床表现 2、鉴别(借抽吸出的脓液进行鉴别) 化脓性淋巴结炎 淡黄或桃花样粘稠脓液 结核性淋巴结炎 稀薄污浊,暗灰色似米汤,干酪样坏死物。 ▲化脓性颌下淋巴结炎 位置浅表。 ▲化脓性颌下腺炎 损伤,导管异物、结石引起,导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四、治疗 1、化脓性淋巴结炎: ⑴急性炎症初期:休息、全身抗菌素。局部理疗,中药外敷,化脓后切开引流,病灶牙处理。 ⑵慢性期一般不需治疗,可寻找病灶,对症治疗。 2、结核性淋巴结炎: ⑴全身抗结核治疗。 ⑵对于局限的、可移动的结核性淋巴结炎或多个淋巴结,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可手术摘除。 ⑶已化脓的淋巴结结核或小型潜在的冷脓肿,皮肤未破溃者可以施行穿刺抽脓,同时注入异烟肼50-100mg,隔日1次。 第六节 面部疖痈 ☆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疖 ☆相邻多个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痈 [病因] 1、病原菌主要是金葡菌。 2、皮肤不洁或剃须等引起皮肤的损伤。 3、全身衰竭、消耗性疾病、糖尿病。 [临床表现] 疖:初期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小硬结,有触痛;2-3天内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的小脓头,周围为红色硬盘,局部瘙痒、烧灼感及跳痛;继之脓头破溃,排脓或形成脓栓,分离、脱落,炎症消退。可伴有引流区淋巴结轻度肿痛。 痈:好发于唇部,上唇多于下唇,男多于女。感染的范围和组织坏死的深度均较疖严重,并伴剧烈的疼痛,可形成紫红色炎性浸润块;其后皮肤上出现多数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溢出脓血样分泌物;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进食、言语困难。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感染中,面部疖、痈最易发生全身并发症:疖、痈的病原菌毒力较强;上唇与鼻部“危险三角区”内静脉常无瓣膜;表情肌及唇肌的生理性活动易使感染扩散。 1、颜面广泛水肿、疼痛。(侵入面静脉发生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时,静脉回流受阻) 2、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面前静脉无瓣膜,逆行性扩散) 3、败血症和脓毒血症(血循环) [治疗] 1、早期:局部治疗为主,避免损伤、严禁挤压、挑刺,严禁热敷或用石炭酸、AgNO3烧灼,疖、痈还应限制唇部活动。 疖用2%的碘酊涂擦局部,痈宜用高渗盐水或含抗生素的盐水纱布局部持续湿敷,可以促进早期痈的局限、软化和穿破。久不破溃的皮下脓肿,行保守性切开引流,切忌分离脓腔。 2、对面部疖伴有局部蜂窝织炎和面痈病员应全身给抗菌素治疗,剂量宜大,疗程足够,以防复发。局部症状控制1-2周后停药。 3、重症病员:全身支持疗法,休息、补液、输血、营养、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酸中毒。 第七节 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 一、颌面骨结核: (一)感染来源 1、体内其他脏器结核病沿血行播散。 2、开放性结核经口腔粘膜或牙龈创口感染。 3、口腔粘膜及牙龈粘膜直接累及颌骨。 (二)临床特征 1、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可扪及质地坚硬的骨性隆起,有压痛。 2、骨质弥漫破坏,可在粘膜下或皮下形成冷脓肿。 3、脓液稀薄,混有灰白色块状或棉团状物质。 (三)诊断 1、少年患者常为无痛性眶下及颧部肿胀,局部可有冷脓肿或经久不愈的瘘道形成。 2、脓液涂片可查见抗酸杆菌。 3、X线片表现为边缘清晰而不整齐的间局限性骨破坏,但死骨及骨膜增生少见。 4、全身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相应体征。 (四)治疗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