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九江星子二中宋汶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采菊 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在陶渊明诗文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展示诗人立 志、入仕到归隐的生活轨迹。表现手法上,善用托物抒情,这里所托之物即为秋菊、飞鸟、 青松等自然景物,通过对外物的描述,寄托内在情感与志趣,这类注入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 动的物象就是文学表达中所说的意象。对于意象一词,有多种解释,但实质却是相同的。辞 海这样解释的: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艺创 作过程中意象亦称 “审美意象” ,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 而在
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语文教科书对于“意象”的解说更为晓畅。即客观物象经过创 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 与情调的东西。
陶渊明为我国田园诗的创始人,在入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纠结中苦苦求索,最终发生“实迷途 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归隐之后,更是以毕生心血凝结成一篇篇情境交融的优秀 篇章。 朱光潜先生在 《陶渊明》 一文中说:“总合各家的评语来说, 陶诗的特点在平、 谈、枯、 质,又在奇、美、腴、绮…… ??” “这种物我回响交流,有如佛家说的’千灯相照’ ,互相增
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鸟,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 。 这里朱光潜先生除对陶渊明诗歌作出中肯的评价外,还提到陶诗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意象,即 微云、飞鸟和新苗、秋菊,本文就秋菊、飞鸟两方谈谈诗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还有诸如 青松,米酒等,这里就不一一涉及。
一、 秋菊意象: 秋菊,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是诗人笔下一个惯用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写到: “朝饮木兰
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作者把秋菊与木兰相提并论,赋予它美好的意韵。司马迁在 《史记 #8226; 屈原列传》中这样称颂屈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 疏”,以圣洁芳香之物作喻, 表达司马迁对其高洁傲岸人生节操的仰慕, 对其矢至不渝地追求 美好境界精神的赞美。
陶渊明诗作常以秋菊自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陶渊明独爱菊” ,言简意赅,进一步说明
陶明爱菊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陶诗以秋菊作为意象,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形:
(一)以秋菊表现其俊洁飘逸的隐士形象。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二十首》其五,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绝妙好辞。在采菊的 闲适意境中,一位超然脱俗、卓尔不凡的隐者形象挺立于天地之间,洒脱飘逸,如在眼前。 通过爱菊、咏菊,寄托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致,菊花也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这也是使他 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社会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说 : “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 , 所以
“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更是飘逸俊洁、傲世离俗的陶渊明形象的真实写 照。在此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便化用了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里的“暗香”即菊花的幽香,表面写菊花的香气,实则 是菊花品质也即陶渊明品格对人精神的熏陶,含蓄地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古人在旧历九月 九日这天,还有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 就菊花”之句。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极富生活情趣,这也从另一侧面昭示陶渊明俊洁飘逸 之隐士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以菊花傲霜斗雪、卓尔不群品质自励,展示其高风亮节。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和郭主薄二首》 。诗作前两句是对 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 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在高洁而光耀的秋景中寄托了一种卓绝之气,借 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菊花何以成为体现诗人品格的物象呢?这 还得从菊花本身的品性加以分析。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 ,其时群芳殒损 ,万木凋零 ,
诗人元稹曾在诗作《菊花》中对它有过这样的评价“此花开尽更无花” , 猎猎秋风中,万物萧
苏,只有菊花在瑟瑟寒风中凌霜盛开、 傲然怒放 , 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 这无疑 成就了它孤标傲世、 高洁劲节的君子形象。 而陶渊明愤世嫉俗 , 洁身自好, 不愿与黑暗官场同 流合污 , 修养心性 , 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正与菊花的卓然特立完美地叠合在一起 , 陶渊明
成了人格化的菊花 , 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高洁傲岸品德的象征 ,两者合而为一,难分 伯仲。萧统《陶渊明集》序中有言:其文章“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