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中等起伏地形无线传播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大家好,这一讲的内容是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的位置是随机变化的,不同的
用户遇到的无线电波传播环境是不一样的,也是随
机变化的,因而很难准确的计算接收信号场强或传
播损耗。
工程中大量采用统计模型,只需要知道地理环
境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而后基于大量实验测试
数据拟合出经验公式、或经验曲线,给出各种
地形地物下的传播损耗与距离、频率、天线高
度之间的关系。本讲主要讨论陆地移动通信信
道场强中值的估算,即奥村模型。他以自由空
间传播为基础,在分别考虑各种地形、地物对
电播传播的实际影响,进一步进行必要的修正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2.地形、地物分类
(1)地形的分类与定义
为了计算移动信道中信号电场强度中值(或传
播损耗中值),可将地形分为两大类,即中等起伏
地形和不规则地形,并以中等起伏地形作传播基准。
地形起伏高度△h定义为沿传播方向,在传播路
径的地形剖面图上,距接收地点10km范围内,10%高
度线和90%高度线的高度差,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所谓中等起伏地形是指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m,
且起伏缓慢,峰值和谷底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
高度。而其他地形,如丘陵、孤立山岳、斜坡和水
陆混合等地形统称为不规则地形。
图2-35 地形起伏高度 Δh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中等起伏地形上传播损耗的中值
(1)市区传播损耗的中值
在估算各种地形地物上的传播损耗时,均以中等
起伏地面上市区的损耗中值或场强中值作为基准,因
而把它称作基准中值或基本中值。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图2-37 中等起伏地上市区基本损耗中值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图2-38 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1)中等起伏的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PP
中等起伏的市区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P (不考虑街
P
道走向)可由下式确定:
[P ] [P ] A ( f , d) H (h , d) H (h , f )
p 0 m b b m m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P :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的功率
0
2
P P G G
0 T b m
4πd
P :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发射功率;
T
:工作波长;
d:收发天线间的距离;
Gb:基站天线增益;
Gm:移动台天线增益;
Am(f, d):中等起伏的市区的基本损耗中值,
Hb(hb, d):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Hm(hm, f):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设L 为中等起伏的市区传播损耗中值,则
T
L L A f , d H h , d H h , d
T fs m b b m m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例:某一移动信道,工作频段为450MHz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