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橡胶和弹性体材料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第二节 通用橡胶——NR、SBR、BR、 EPDM、IIR、NBR、CR 第三节 特种橡胶——SiR、ACM、FKM 第四节 热塑性弹性体——共混型、共聚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1 橡胶和弹性体的定义(重点-掌握) 1.2 橡胶弹性的特征和对高分子结构的要求(重点-掌握) 1.3 橡胶的分类 1.4 橡胶的配合 1.5 橡胶/弹性体材料的典型力学性能指标 1.1橡胶和弹性体的定义 1.1.1 橡胶的定义 根据美国材料测量协会(ASTM D1566)标准的定义: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地恢复其形变。 橡胶能够被改性,改性的橡胶后的橡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中,但可溶胀。改性的实质是指橡胶的硫化(即交联)。 硫化后的橡胶材料的高弹性的特征: 18-29oC,长L0 拉伸 至2L0保持1min 去除外力 1min内恢复到小于1.5L0 1.1.2 橡胶与弹性体在定义上的异同与关系 “橡胶(rubber)”最早得名于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在南美洲的探险活动——是“擦子”的意思。 合成橡胶由于分子结构和交联机理与天然橡胶有很大的相似性,且通用合成橡胶主要是用来替代NR的,所以沿用了“橡胶”名称。 一些特种橡胶的分子结构虽与NR不相类似,但是仍需化学交联(与NR类似),仍沿用“橡胶”。 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热塑性弹性高分子材料开始发展。这类材料在分子结构和交联机理与NR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根据其高弹性特点,创造了“Elastomer,弹性体”以区别于传统的天然橡胶和化学交联的合成橡胶。 后来弹性体逐步成为了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统称”(ASTM D1566)。 热塑性弹性体 传统的橡胶材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弹性体 其它高分子 弹性体材料 1.2 弹性体材料高弹性的来源及其对分子结构的要求 1.2.1 橡胶弹性的来源 橡胶弹性的来源于高分子链的熵弹性——当高分子材料受到外力发生较大的形变时,其分子链通过分子内旋转发生变形,整体的熵值减少。当外力去除,变形了的高分子链有向熵值较高的原始状态自发回复的趋势。 1.2.2 弹性体材料对结构的要求 1.大分子链要有足够的柔性 保证材料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形 保证外力去除后材料可以在熵增的驱动下形变回复 2. 在使用温度下要不结晶或结晶很少 PE和POM虽然Tg都很低,但大量的结晶结构可将高分子的强迫高弹形变固定下来。 拉伸结晶现象对于橡胶的高强度具有很大的贡献——如NR,IIR,CR和EPM等。 3. 在使用温度下分子链间相对滑移要小——否则制品会产生很大的永久变形 分子链上要有可交联(化学或物理的)的位置。 1.3 橡胶的分类 1.3.1 按来源和用途分类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特种合成橡胶 通用合成橡胶 异戊橡胶(IR) 丁苯橡胶(SBR) 丁基橡胶(IIR) 乙丙橡胶(EPM,EPDM) 顺丁橡胶(BR) 氯丁橡胶(CR) 丁腈橡胶(NBR) 硅橡胶(SiR) 丙烯酸酯橡胶(ACM) 氟橡胶(FKM) 氯醚橡胶(CO、ECO) 大品种特种橡胶 小品种特种橡胶 1.3.2 按化学结构分类 碳链橡胶 杂链橡胶 不饱和非极性 不饱和极性 饱和非极性 饱和极性 天然橡胶(NR) 丁苯橡胶(SBR) 顺丁橡胶(BR) 异戊橡胶(IR) 丁腈橡胶(NBR) 氯丁橡胶(CR) 乙丙橡胶(EPM) 丁基橡胶(IIR) 氟橡胶(FKM) 氯化聚乙烯(CPE) 氯磺化聚乙烯(CSM) 丙烯酸酯橡胶(ACM) 硅橡胶(SiR) 聚氨酯橡胶(PU) 氯醚橡胶(CO、ECO) 1.3.3 其它分类方法 按交联方式 化学交联的传统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第三代橡胶 按原料形态 块状固体橡胶 粉末橡胶 液体橡胶 2006年中国橡胶消费比例 NR SBR BR SBS 2006年我国共消耗橡胶516.6万吨,其中NR、SBR、BR、SBS四大品种占88%。 1.4 橡胶的配合 橡胶的配合——指为了满足橡胶制品的性能、加工工艺和成本的要求,确定橡胶以及各种配合剂的种类和用量。 橡胶配合体系通常包括5大体系: (1)生胶体系——母体和基体材料 (2)硫化体系——使橡胶产生交联 (3)填充增强体系——提高力学性能、降低成本 (4)软化增塑体系——提高加工性能、提高制品柔软度和耐寒性 (5)防护体系——提高橡胶的耐老化性能 1.5 弹性体材料的典型性能指标 1.5.1 拉伸强度 交联的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试样在预先设定的速率(一般为500mm/min)被拉断时的工程应力。 1.5.2 断裂伸长率 橡胶试验被拉断时的应变值,单位为%。 1.5.3 定伸应力 弹性体材料在一定伸长时所承受工程应力。通常测100%和300%时的定伸应力。 100% 300%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空安全课件下载.ppt VIP
-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25版细目.docx
- 串补可控串补讲义(电科院武守远)资料.ppt VIP
- 2024欧标綠色產品管理.docx VIP
- 3.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制药工艺设计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7).脚本编程与自动化.docx VIP
- 六年级美术上第3课装饰色彩的魅力.pdf VIP
- 新产品开发试作管制制度样本.doc VIP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GB_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