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答案 (1) Ⅰ H 2 SO 4 (2) Ⅱ NaOH 2NaOH + Cu(NO 3 ) 2 = = = Cu(OH) 2 ↓+ 2NaNO 3 2NaOH + H 2 SO 4 = = = Na 2 SO 4 + 2H 2 O MgCl 2 + 2NaOH= = = Mg(OH) 2 ↓+ 2NaCl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示例 3 】 (2012 · 广东理综, 12) 下 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 因果关系的是 ( ) 。 选项 陈述 Ⅰ 陈述 Ⅱ A SO 2 有漂白性 SO 2 可使溴水褪色 B SiO 2 有导电性 SiO 2 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H 2 和 CO D Fe 3 + 有氧化性 FeCl 3 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 板中的铜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思维启迪 物质所具有的性质与其用途要有一一对应关系。 解析 A 选项, SO 2 有漂白性,但其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具 有还原性。 B 选项, SiO 2 没有导电性。 C 选项,浓硫酸有强氧 化性,但不能氧化 H 2 与 CO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H 2 和 CO 是利 用其吸水性。 D 选项,利用 Fe 3 + 的氧化性氧化铜生成 Cu 2 + 。 答案 D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示例 4 】 (2012 · 重庆理综, 6) 化 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A .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 .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 .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 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 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 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 D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 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 。 A .打开盛装 NO 的集气瓶;冷却 NO 2 气体 B .用冰水混合物冷却 SO 3 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 .木炭吸附 NO 2 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 Na 2 O 2 ;向 FeCl 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解析 NO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 色,属于化学变化;冷却二氧化氮: 2NO 2 (g) N 2 O 4 (g) Δ H 0 ,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 A 项 错误;冰水混合物冷却 SO 3 气体得到的固态 SO 3 是无色晶体, 加热氯化铵晶体生成无色气体,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 B 项 错误;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棕色变浅或变成无色,属于物 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属于化学 变化, C 项正确;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属于化学变化;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色,属化学变化, D 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2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 单质― ― → + O 2 氧化物 ― ― → + H 2 O 酸或碱 ― ― ― ― ― ― ― → + NaOH 或 HCl 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解析 SiO 2 与水不能反应, A 错误; 铜和铁对应的氧化铜、 氧 化铁不能直接和水反应, C 、 D 错误; S ― ― → O 2 SO 2 ― ― → H 2 O H 2 SO 3 ― ― → NaOH Na 2 SO 3 , B 正确。 答案 B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3 . (2013· 江苏化学, 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 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 ― → 丁 乙 丁 甲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 2 B .若甲为 SO 2 ,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 Fe ,则丁可能是盐酸 D .若甲为 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 CO 2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解析 A 项正确, 所发生的反应为: 2C + O 2 ( 不足 )= = = == 点燃 2CO,2CO + O 2 = = = == 点燃 2CO 2 , C + CO 2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