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行业资料:________
职业性皮肤病防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职业性皮肤病防治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
一、职业性皮肤病是多发病
皮肤是人体同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生产性有害因素首先接触的器官。根据国外资料,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50%~70%.我国尚未见完整的统计。据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对近300家工厂、40多种行业的调查,发现几乎各工种均有职业性皮肤病发生,其中石油、焦油化工、合成树脂、橡胶、电镀、制药、玻璃纤维、涂料等行业发病尤为普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曾对某化工厂接触氯苯类化合物的工人氯痤疮的发病调查发现,患病率达62.6%.这说明职业性皮肤病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接触机会
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某一病例而言,通常有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在生产条件下,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有三大类:
1.化学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约占职业性皮肤病的90%以上,其种类繁多,涉及多个工种。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原发性刺激物、皮肤致敏物及光感性物质,在每一类物质中既有无机性化学物,亦有有机性化学物。
2.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机械性损伤、温度、湿度以及紫外线等各种光能等。在化工行业中,可与化学因素协同作用促使发病。
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农、林、牧、渔业中的某些工种。如皮肤炭疽、类丹毒以及螨疹等。
三、职业性皮肤病的临床类型
国家标准中将职业性皮肤病分为12种临床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职业性皮炎,约占整个职业性皮肤病的80%以上。基本损害为红斑、水肿、丘疹及水疱。
同一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不同致病因素引起。
四、职业性皮肤病的一般性处理原则
1.找出致病原因,暂时脱离接触。
2.及时清除皮肤上残留的致病物,以免这些物质继续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致敏作用。
3.针对不同的临床类型及皮疹发展经过的不同时期和疹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症地给予全身和局部治疗,同时注意某些外用药物本身是否有刺激或致敏性,使用时必须慎重。
4.与非职业性皮肤病相鉴别。职业史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对疑为职业性皮炎而诊断依据又不足者,一般可暂时脱离接触,动态观察。经反复两次以上证明脱离接触则病愈或明显好转,恢复接触即复发或加剧者可予以诊断。
五、预防
职业性皮肤病是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引起的,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割断这种接触。由于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清洁和维修,防止污染作业环境。
2.加强个人防护,根据工作性质配备防护用品,在使用中的护肤品必须保持清洁,正确使用皮肤防护剂。
3.搞好生产环境和个人卫生,设置必要的卫生设备,建立、健全卫生制度,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对特殊敏感个体要妥善安排,以减少个体因素的影响。如:
(1)有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全身慢性皮肤病或手部湿疹患者不宜接触可诱发或加剧该病的致病物。
(2)严重痤疮及脂溢性皮炎患者,不宜接触致痤疮的化学物。
(3)严重的皮肤干燥、掌跖角化及皲裂者,不宜从事接触有机溶剂、碱性物质、无机砷化合物和机械摩擦等工作。
(4)对光敏感者,不宜从事接触光敏物或在日光及人工紫外线下工作。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职业性眼病的基本预防知识
化学品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损伤,统称为化学性灼伤,一般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其中最多见的有酸性和碱性灼伤。酸、碱灼伤,可带来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因化学灼烧是进行性的,尽快清除进入眼部的化学品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现场急救处理极为重要。
现场急救处理主要措施是冲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脸,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彻底洗出或至少冲洗30分钟后,现场处理完后,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工业电焊、紫外线消毒灯、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等都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二者只是称谓和致病方式不同,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一样。现实生活中以电焊工发生率最高。紫外线对组织有光化学作用,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一般在照射后3-8小时发病,有强烈的异物感、剌痛、畏光、流泪及睑痉挛,结膜混合性充血、水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二课 冲动来袭时 课件 鄂教版八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ppt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应用题拓展篇(解析版).doc VIP
- 西工大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创建GeekOS内核线程资.doc VIP
- 拉伸强度原始记录模板.xls VIP
-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高中语文必修2.ppt VIP
- 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制度管理办法方案汇编.docx VIP
- DB15T 3962.4-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4部分:煤炭行业.pdf VIP
- TCS-900 SISPatch使用手册相关资料文档.pdf VIP
- 《交通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