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 表5-2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为了解释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模式,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了技术差距原理率先给出了解释。该原理认为,大量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新产品和采用新工艺生产的基础上的。 ;技术差距的概念
产生于发达国家的新技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向其他国
家传播,就产生了技术差距。
两种形式:一是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此时,技术差距表现为比较优势的差距)
另一种是技术进步创造出了新产品。(此时,技术差
距表现为新国在一段时间内垄断出口,这个时间段称为
“模仿差距”。)
“模仿差距”由“反应差距”(从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开始模仿生产所需
要的时间)和“掌握差距”(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同一水平所需的
时间)组成。
需求差距:一种新产品从出现到被外国消费者接受的这段时间的间隔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由于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得技术创新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等于新产品技术成熟并且被进口国的生产者获取后,他们就会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甚至出口到技术先进的发明国。 ;与此同时,最早的技术发明国也许已经开发了更新的产品,采用了更新的工艺和技术。于是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又产生了。 ;图2-3;T0~ 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A国的新产品没有需求。
从T1开始,B国开始模仿A国的消费对新产品有了需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A国的出口量、B国的进口量不断扩大。
由于新技术通过各国途径扩散到B国,达到T2 ,B国掌握新技术开始模仿生产新产品,反应差距阶段结束,掌握差距阶段开始。此时,A国的出口达到最大。
过了T2,B国生产规模扩大,A国出口量下降
到达 T3,B国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新产品成本下降,开始出口。至此,技术差距消失,掌握差距和模仿差距阶段结束。可见,A、B两???贸易发生于T1~ T3,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论
1、新产品导入期:
一般是最发达的工业国;新产品初入市场,其需求价
格弹性较低,收入弹性高,所以只有少数工业国进
口。此时产品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
2、产品成长期
此时,产品的知识和技术投入减少,资本投入增加,
即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此时,厂商开始寻求国外
市场,同时寻找国外生产基地。
3、产品标准化时期
此时,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增加。产品由技术竞争
转为价格竞争
;理论核心:技术变化是国际贸易的又一个决定因素,试图解
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 ;第一阶段:技术处于发明创新阶段,产品新颖,除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技术知之不多。此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
;第二阶段:产品成长期,国外开始对产品产生需求,产量迅速提高,但模仿国还不能生产;市场由创新国垄断。;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模仿国也开始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第四阶段:产品标准化,只需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力即可完成生产,技术优势让位成本优势,模仿国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激增,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以低价出口,创新国产量下降,生产向模仿国转移;第五阶段: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张,开始向创新国低价出口,创新国生产大幅下降直至完全停止,创新国致力于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源的储备比例,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的阶段上具有比较优势。具体情况可以用下图表示:;;图2-5;案例:;美国收音机研制开发了半导体收音机,并在几年内成功地与仍在使用旧技术生产的日本厂商进行竞争,后来日本又学会了半导体技术并利用劳动力优势挤占美国市场份额,美国厂商又研制开发小型半导体技术,使美国又获得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最终再次为日本学去,日本再次控制收音机的世界市场。现在,日本成为这一领域的创新者,用最新的技术生产收音机,用比较过时技术生产的收音机已转移到亚洲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但工厂常常由日本厂商所拥有。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
;理论评价
1、揭示了生产要素密集型的动态变化
导入期(知识、技术密集型)-----成长期(资本密集型)-----
成熟期(劳动密集型)
2、指出了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新产品阶段(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家)---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学丨福建省宁德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虚拟化与运维管理解决方案-V1.0.docx VIP
- 退伍军人个人简历格式.pdf VIP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与区域游戏的结合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VIP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FANUC)C-F-07-机器人与变位机系统协调编程 - 副本.pptx VIP
-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黄精种植演示课件.ppt VIP
- 《植物生理学》教学课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