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净化技术技术规范
一、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所有连续或间断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包括:超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腹膜透析、血浆置换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生物活性物质,维持和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血液净化治疗的清除方式主要有4种:弥散、对流、吸附和置换。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血液滤过以对流清除为主,血液灌流以吸附清除为主,血浆置换以置换方式为主。小分子物质(分子量500D左右)弥散清除效果好,中分子物质(分子量5000D左右)对流清除效果
好,大分子物质(分子量50 000D左右)吸附清除效果好。血液净化的血管通路包括:动一静脉直接穿刺,动静脉内(外)瘘,中心静脉置管。
二、血液滤过
(一)基本原理
模拟正常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理,以对流为基础清除水与溶质。血液循环可应用或不用血泵,将血液通过高通透性膜制成的滤器,由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加滤液侧负压(跨膜压),驱使水分经滤过膜进入滤液,溶质以等渗性对流转运和水一起穿过透析膜而被清除,再通过输液装置,在滤器前或后,补充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置换液),以防容量缺失,达到血液净化目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措施在治疗急性肾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与间断血液透析相比较的优势包括:血流动力学稳定,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高以及具有
炎症介质清除效应。
(二)适应证
1.高血容量性心功能不全和急性肺水肿。
2.严重酸碱及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高钠或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高钙血症。
3.药物中毒,尤其是多种药物的复合中毒。
4.急、慢性肾衰竭有以下情况时:低血压或血液透析时循环不稳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实施全静脉营养,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尿毒症性心包炎、皮肤瘙痒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病变与中分子毒素有 关,可采用血液滤过清除中分子毒素。
6.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
7.感染性休克。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三)并发症
1.技术并发症
(1)血管通路血流不畅。
(3)血流量下降和体外循环凝血。
(3)管道连接不良。
(4)空气栓塞。
(5)滤器功能丧失。
(6)血液净化不充分。
2.临床并发症
(1)出血。
(2)血栓。
(3)循环功能紊乱。
(4)水电解质平衡障碍。
(5)感染和脓毒症。
(6)生物相容性和过敏反应。
(7)低温。
(8)营养丢失。
血液透析
(一)原理
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半透膜与含一定成分的透析液相接触, 两侧可通过半透膜的分子(如水、电解质和中小分子物质)做跨膜运动,达到动脉平衡,从而使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分子物质和过多的电解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从而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
(二)急性肾衰血液透析的指征
1.无尿2天或少尿3天。
2.每日体重增加2.Okg以上。
3.浮肿、肺水肿和胸水。
4.恶心、呕吐。
5.出血倾向。
6.有神经精神症状。
或实验室检查达到以下指标:①血清肌酐 707umol/L;②血清尿素氮28.56mmol/L;③血清钾6.Ommol/L;④血清HC03一15mmol/L;⑤血清尿素氮每日上升 10.71mmol/L,血清钾每日上升1.Ommol/L。
(三)相对禁忌证
1.休克或低血压。
2.严重出血倾向。
3.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不能耐受体外循环。
4.恶性肿瘤晚期。
5.脑血管意外。
6.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
7.精神失常,不合作患者。
(四)常见并发症
1.首次使用综合征
A型反应:在透析开始几分钟内即可以发生,轻者仅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泪、腹痛或腹泻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搏骤停,甚至死亡。可能与、过敏有关。处理:停透析,丢弃透析器和管道内的血液,应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
B型反应:在透析开始几分钟到1小时发生,主要表现为胸背痛,应注意和心绞痛鉴别。处理:吸氧,对症处置,不必停透析。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