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20.pptVIP

2020-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2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感激不避诛死(感激:古今异义词,古义:_________;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15)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堪:____________。穷:___ ___。形:__________) (16)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累:__________。戒:___________) 感动发愤 经得起,忍受 穷 困 动词,表现 过错,过失 告诫、提醒 ﹒ ﹒ ﹒ ﹒ ﹒ ﹒ ﹒ 2.将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你说(我)对朋友不了解。 很有一些对我获罪感到意外,并加以劝慰的 人。 其实是他们见识的事和人不多。 近代也有因为正直敢言而被贬的人。 3.有人说作者在本文后半部分集中恳谈被贬后的思想,你认为呢? 【明确】作者在本文后半部分,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 [归类·记一记] 一、一词多义 1.如 (1)约使人如河上 (动词,往、到……去) (2)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 (像) (3)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 (按照) (4)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如同,好像) (5)百闻不如一见 (比得上) 2.师 (1)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动词,效仿) (2)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名词,军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名词,老师)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名词,有专门知识或技术的人) (5)吾从而师之(《师说》) (动词,以……为师,向……学习)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名词,榜样) 3.因 (1)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副词,于是,就) (2)因人成事 (动词,依靠,凭借) (3)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顺着,就着) (4)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趁机)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②当与高书时 ③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④与几席枕藉之无异 ﹒ ﹒ ﹒ ﹒ ﹒ (2)名词作状语 ①始谋陆赴夷陵 ②日知进道而已 ﹒ ﹒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往往有亲旧留连 ②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 ③自言我为大不为小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 ﹒ ﹒ ﹒ ﹒ 三、古今异义 1.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 2.以大暑 3.得罪虽死 4.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 5.感激不避诛死 ﹒ ﹒ ﹒ ﹒ ﹒ ﹒ ﹒ ﹒ ﹒ ﹒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省略了“待”的宾语“我”) (2)泛大江(“泛”后省略了介词“于”) 2.被动句 (1)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用“见”表被动) (2)感激不避诛死(无标志的被动句) (3)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用“被”表被动)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 【助读链接】 一、背景回放 正道直行,不以贬谪为意 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直言政事,贬饶州。余靖、 尹洙上书反对,也被贬逐。欧阳修在余靖家听到司谏高 若讷讥讽范仲淹的话,义愤填膺,致书高若讷。高若讷 将此信上奏朝廷,朝廷贬欧阳修为夷陵令。蔡襄于是作《四贤一不肖诗》,传诵一时。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一不肖,指高若讷。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 二、文化常识 盖棺论定之称——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 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之 为谥(shì)或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 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 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论定。比如韩愈的谥号“文”,所以后世人又称之为“韩文公”。 三、微言大义 欧阳修名言警句 1.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2.齐心而共济,持之以恒。 3.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4.不求好句,只求好意。 5.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黯然的天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