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公羊传原文及翻译
【--春节祝福语】
导语:本篇选自《公羊传》。《公羊传》相传为子夏的学生公羊高所作,它和《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的。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春王正月》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注释
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
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⑤大一统:天下统一。
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
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只是随嫁来的姐妹。
⑧扳:拥戴。
⑨适: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
名句: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夫人所生的嫡子为国君,只凭年长,不凭贤明;立妾的儿子为国君,只凭尊贵,不凭年长。
译文
元年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君即位的头一年。春字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王指的是谁?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这是为了说明是周王朝的正月。为什么说周王朝的正月?是为了尊重周天子的一统天下。隐公为什么不说即位?是为了成全隐公的意愿。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意愿?因为隐公准备治理好国家,然后还政于桓公。为什么还政于桓公?因为桓公年幼却地位尊贵,隐公年长却地位卑下;他们之间尊卑的差别是很小的,国都里的人没有知道的。隐公年长而有德行,众大夫攀援隐公而立他为国君。隐公在这时要是推辞即位,就不知道桓公是否一定能立为国君;如果桓公立为国君,又恐怕众大夫不能辅佐幼君。所以,总的说来,隐公的即位,正是为了桓公将来即位。隐公年长而有德行,为什么不宜立为国君?这是因为,立嫡子,凭年长不凭德行;立庶子,凭尊贵不凭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的母亲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为什么就尊贵?母凭子贵,子凭母贵。
读解
本篇选自《公羊传》。《公羊传》相传为子夏的学生公羊高所作,它和《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左传》详于记事,《公羊传》、《谷梁传》着重解释经文。本篇是《公羊传》的第一篇,解释《春秋》鲁隐公元年第一句经文元年,春王正月,阐明君位继承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
《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是春秋三传。《春秋》的文字简约,意义晦涩,单读经文,不能明白其中的涵义,《公羊传》就是《春秋》的注释本,解释经文中隐微语言的深远意义。他的体例是先引用经文,然后自问自答,逐句解说,解说的重点是儒家的思想。
元年的元字与《易经》中的元亨利贞联系起来看,是始的意思。天道由元开始,《春秋》以元开始,其中每代君王的纪年都从元年开始,意味着《春秋》源于效法天道,国君治政首先要效法天道。
依夏历,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是万物发生的季节。地道顺应天道,在人间表现为四季循环,由此而体现生生不息,所以,春意味着国君治政要效法地道。王是人中最高者,是效法天道和地道而且能贯彻人道的象征性人物,王意味着君王治政需要贯通天道、地道、人道。在夏历中,正月是十二月之首,概括起来就是四季,再概括起来就是春秋,十二月无非就是阴阳的消长。正月对应《易经》的泰卦,是阳气已经占主要地位的一卦,正道由此而开始。总之,元年体现天道,春体现地道,王体现人道,正月体现对天道、地道、人道的开始贯彻。
鲁隐公只是诸侯国中的一位国君,诸侯国的国君是无权称元年的,也就是说无权立元、改元,只有统辖各诸侯国的天子才有此权。在此,称鲁隐公元年,是《春秋》认为,周天子已经失去其德、位、权,亦即已经是天下无王的时代,因此,《春秋》要改元,而另立其元。王和国君都可以称为君,君王治国的道理是相同的。此处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