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氏祠堂的装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陈氏祠堂的装饰艺术 一 陈家祠堂概况 陈家祠堂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该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现为 \t /_blank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陈家祠堂是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宝库,有“百粤冠祠”的美誉,闻名于国内外,1959年,郭沫若写诗称颂:“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家祠堂是一个院落式的建筑群,由大大小小十九座单体建筑共同组成,总体分三路三进格局,以中路为主线,两边厅堂、厢房围合,院廊穿插。每座单体之间又以青云巷相隔,长廊与庭院分布有序,整体布局严谨对称。中路东西两侧均为厢房,东西厢房南北两端各建有一个书斋。北端为花园。所有面南的大型建筑均有檐廊,以石为柱。其中,聚贤堂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的中心,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堂前设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除中轴线主体建筑外,其他厅堂、廊庑、斋室、厢房等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多以梅兰菊竹、花鸟虫鱼、历史典故、戏曲人物等题材为装饰内容。陈家祠堂的装饰和工艺中,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和铜铁铸、绘画装饰艺术并称为陈家祠堂的“七绝”。其装饰精巧、堂皇富丽堪称罕见。 二 木雕 在陈家祠堂的“七绝”中,木雕应用的范围最广,一进陈家祠堂可以看到大量的木雕装饰,色彩深沉而又古朴精美,可以说除了厅堂立柱,只要有木头基本都加以雕刻。 在第一进建筑的中间,由一道双面镂刻有吉祥如意纹饰的巨大木屏门分隔内外。屏门下方的门板为实体,不透光,而屏门则是采用了镂空雕花的工艺,繁复的雕饰阻隔了视线,却又让景物若隐若现,起到了似隔非隔的艺术效果。 在聚贤堂后有十二扇大型木雕屏风,格调高雅,构成了陈家祠第二进与第三进的分隔。在这一组屏风中,每一个屏风都有一个独特的历史故事。屏风上分别雕刻有从商周至宋代的历史故事,还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和以文人雅士为题故事材的内容。在构图上,屏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取“之”字形结构,把曲折复杂的故事集中到了一个画面上,由下至上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形象极为传神。 在陈家祠最后一进的大厅中,有11座8米多高的木雕神龛。神龛由基座、龛身、龛罩三部分构成。龛罩顶部中间刻有一个红日,又称为宝鉴。周边镂刻龙凤、花卉和人物故事,雕工精致,纹饰非常富丽繁缛,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 三 石雕 石雕主要是采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花岗石所制,多用于廊柱、月梁、券门、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等地方。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陈家祠堂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望柱头的装饰更是别出心裁,它屏除了雕刻狮子和葫芦等广东民间祠堂的传统做法,而是换成了一列石雕菠萝、杨桃、仙桃、佛手等一盘盘岭南佳果,形象生动,雕刻精美,富有岭南风情。在工艺上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 陈家祠堂各个厅堂的柱础都不相同,有如意云头、花篮型、菱形、竹节纹饰;有杨桃、柑橙、仙桃等各种瓜果装饰。既统一又富于变化,饱含地方风物的装饰情调,独具特色。陈家祠堂的石柱础是桩子基石,是承托梁架、柱子的受力点。石柱础具有抗压、防潮、不易磨损的优点。广东地区气候高温多雨,很容易产生白蚁,为了防止木柱下端腐烂和生白蚁,石柱础就要造得较高较大。 陈家祠堂的柱础高身、细束腰,最窄的腰部直径只有18厘米,并饰以多重优美的线条、如意纹饰和瓜果图案。经过民间艺人的精心雕琢,巧妙装饰,厚重的石柱础在石匠的钢凿下变得修长轻巧、秀气典雅,既有装饰性又不喧宾夺主。 四 砖雕 砖雕以东、西倒座外墙的最具规模。广东砖雕以其刀工细腻的艺术风格见长,平面以深刻线条花纹处理,创造出纤细如丝的深刻线条技法,故广东砖雕又有“挂线砖雕”之称。陈家祠的砖雕,选用的都是由东莞精炼烧制而成的上等青砖。雕制之前,砖雕艺人依据图案的内容,先安排好层次,做好规划布局,并将每个部位的青砖详细勾画标记,然后逐块雕出所属部分的纹样,最后依次镶砌在墙上。砖与砖的缝口细如丝线,整齐划一,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画面。小幅砖雕一般有三到四层砖的厚度,大幅砖雕多至七到八层。这些砖雕的主体很多都是以浮雕为主,局部采用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深雕细刻,远观层次分明,线条凹凸起伏,光影清晰;近看人物须眉毕现,动静神韵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耀下,让人感觉到黑、白、灰各色以及神态的丰富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最能代表“挂线砖雕”精细入微风格的,是陈家祠的廊门、檐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