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温湿度控制及药品质量影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房温湿度控制及药品质量影响 中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对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高。 现将中药 房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一、温湿度控制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的高规定,药品储存温度应 为 0°C ~30°C,相对湿度应为 45%~75%。在 15°C~20°C 时中药 的成分比较稳定,在 2°C~20°C 时药材不易变质,并可防止霉变和 生虫,温度达到 30°C 以上时就会发生物理盒化学变化,药材中所 含的芳香性和挥发性成分容易挥发散失, 并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导 致药材的变质如生虫、发霉、变色、走油等。在北方的夏季和南方的 霉雨季节,气温高、降雨多。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这段时期是中药养 护的关键时期和困难时期, 温湿度控制就成为保证药品质量的首要条 件。除药材升华与湿度无关以外,其他任何一种质变都与湿度有关。 一般中药含水量为 10%~15%并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含水量 增加,相对湿度超过 75%时,药材含水量随之增加, 加速药材的变质, 尤以含糖类和黏液多药材为甚,如红枣、枸杞子、元肉、熟地黄、枣 皮、玉竹等。若相对湿度较小则会出现药材破碎, 自身所含水分走失, 从而造成盘存损耗过大,同时增加药房环境的扬尘。实验表明,在中 药房平均温度为 21.9°C,平均湿度为 46.4%的环境条件下,全蝎、 土鳖虫、蜈蚣等动物类中药的质量损耗率为 6.83%;党参、当归、百 部等根及根茎类的质量损耗率为 3.43%;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 川楝子等果实种子类的质量损耗率为 2.71%;鱼腥草、透骨草、等全 精选文库 草类的质量损耗率为 2.95%;金银花、辛夷等花类的质量损耗率为 4.42%;鸡血藤、檀香等藤木类的质量损耗率为 2.67%;其他类的质 量损耗率为 3.80%;各类中药材的平均质量损耗率为 3.45%。根据笔 者的经验,冬春在保证工作人员能舒适工作的室内温度 (18°C~20° C)条件下,相对湿度经常会低于 45% ,甚至达到 30%以下,药品失 水严重,损耗过大。 温度和湿度一般呈正比关系, 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反之温度越 低湿度越小, 对温湿度的控制方法一般是夏季降温除湿, 冬季升温增 湿(升温并非针对药品,而是为了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温湿度对 中药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互相促进的, 只有把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 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 二、温湿度控制措施 加强采购管理, 严格控制药材含水量。 中药材的含水量在药材养 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的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 药材含水量 过大则极易变质, 必须坚决杜绝某些不良商贩为了增加重量而有意加 大药材含水量的行为,这会对药品的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温湿度仪可以随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可安装全自动温湿度监 测系统,实现电脑联网、自动监控,自动报警。 温湿度记录表内容应包括日期、 规定的温湿度范围、 实际温度和 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所采取的养护措施、采取措施后的温度和湿度、 记录人签名。每天上午和下午

文档评论(0)

zhaojf9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