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谚语与谜语 民间谚语和民间谜语 1、谚语的范围界限及基本特征 我们先看历史上对谚语的各种解释;《礼记》说:“谚,俗语也”; 《国语·越语》韦注, “谚,俗之善谣也”,《解字》“谚,传言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则说“谚者,直语也。” 民间谚语与谜语 以上四种说法概括起来的共同点就是: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这从总体上指出了谚语的某些特征,但尚未深入其内去全面把握谚语不同于其它语言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没能把握谚语之所以能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俗语的一种主要形式的内在规律与特性。 民间谚语与谜语 那么,谚语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是什么呢? a、从谚语的内容看,它是千百年来人民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斗争经验以及传统道德的积累和判断性的总结,一般具有知识性,哲理性和实践性,而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经验和道德情操的谚语,则具有阶级性。 民间谚语与谜语 谚语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哲理性,这一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杜文澜编的《古谣谚》引《说文长笺》说:“传言者,一时民风土著议论也,故从彦言。……观谚言而知寓教于文矣”。“寓教于文”,它是谚语区别于一般俗语、歇后语以及成语的显著标志(有的谚语与成语相近,相互转化者例外)。 民间谚语与谜语 如汉族流传极广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是圣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扳不弯”;同样乌孜别克族谚语中也有“人多智慧多”,“合群的羊,狼也害怕”,“众人的唾液汇成河,众人的呼气变成风”;凉山彝族谚语中有“树多不怕风,人多力量大”,“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独指拣不起豆,单脚走不了路”等等。 民间谚语与谜语 这是各族人民经验的判断性总结,它上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的高度,形象地说明人多智慧多、团结力量大的真理和哲理,而这真理和哲理不是从书本上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千百年来人们从成功和失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民间谚语与谜语 在阶级社会里,谚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也不免打上阶级烙印,尤其是表现斗争经验、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的谚语,鲁迅指出:“粗略一想,谚语固然象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患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来做例子吧,这乃是被剥削者们的格言, 民间谚语与谜语 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某一种人,一定只有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超出他本阶级之外……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是为了这缘故” 民间谚语与谜语 凉山彝族长期生活在奴隶社会,受着土司、头人等统治 者的压迫,因此反映受剥削,受压迫以及斗争生活、斗争 经验的谚语特别多,如“绵羊九十九,加上娃子是一百”,“耕牛有吃青草的自由,娃子没有吃饱的权利”, 民间谚语与谜语 “一个鸡头结盟,九条人命丧生”, “土司欠百姓的债,如虎吃了羊;百姓借土司的债,如被毒蛇咬”等等,都是从切身体会中得出的正确判断和理性认识,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民间谚语与谜语 而剥削阶级也总结了经验,甚至编造对已有利的谚语来麻痹,对付被压迫者。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穷沾富恩,富沾天恩”,“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万鼓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民间谚语与谜语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贫穷是命,富贵在天”,“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等等,宣扬阶级谓和和宿命论思想,以泯灭阶级仇恨,瓦解人民的斗志。 民间谚语与谜语 b.从谚语的形式看,它是以短小精炼。生动形象和基本定型的口语句子来表达深遂的内容,音韵和谐,易于记忆和流传。 民间谚语与谜语 谚语多是两句成四句,语言朴素,口语化,一般押韵,有的不押韵也音节响亮,不拗口,这就为记忆和流传创造了条件。如“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开、来押。Ai韵。“地是刮金握板,人勤地不懒”,板、懒押an韵。这种情况在谚语中是多数。 民间谚语与谜语 有一些谚语不押韵,而句子对称,也就构成了音韵和谐的美。如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一事,长一智”等。另外有一些谚语既不押韵,也不对称,但它以简练的句子表达某种哲理,念来顺口,也便于记忆和传播,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浪子回头金不换”等等。 民间谚语与谜语 不少谚语还以生动、形象的短语来表达某种深刻的意义。如“严霜单打独根苗”,“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 “不见棺材不落泪”等等。都以生动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有训诫的意义。 民间谚语与谜语 c.从谚语的作用看,它是始终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斗争的工具和最普及最朴素的科技课本。凉山彝族十分注重谚语的作用,他们说:“尔比(彝语,即谚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