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担保借贷的性质认定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摘 要 自货币产生以来,民间借贷就存在于经济生活领域。在缓解资金压力、促进 资金融通、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以买卖合同担保 民间借贷的案件层出不穷。苦于欠缺法律规制,各级法院的审理结果经常五花八 门。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 定》,以期改善无章可依的乱象。然而,因第 24 条的规定过于笼统,也忽略了合 同条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致使法官依然有很多迷茫,产生了新的困惑,并没有 达到理想效果。学者们对第24 条的规定也众说纷纭,未能形成一致的结论。 本文先从债的视域观察,发现学界中的几种观点均有难以理顺的逻辑漏洞。 因此,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并非是单纯的债。再从物权层面思考,合同当事人有创 设担保之目的,实质上是以买卖合同履行请求权设立了一种特殊担保。这种特殊 担保并非典型担保之一种,尤其与未来物之抵押有着明显区分。考察域外立法, 引入让与担保的概念,发现买卖合同担保借贷的本质是债权让与担保。其权利客 体为债权,即请求交付标的物之权利。因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出借人能否取得标的物并进一步消灭主债权债务尚不明确,不能简单地认为债权 让与担保存在 “流质”“流押”而无效。同时,在物权法定缓和的视角下,债权 让与担保并没有创设法律规定之外的物权,符合物权法定原则。 明晰法律性质后,结合现有立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24 条即是对债权让与担保的规定。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首先应当明确买卖合同的真实属性,探究当事人的真意,结合现有证据,判断买 卖合同下是否隐藏着担保。只有确系担保时,才能按照第24 条的规定,以民间借 贷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关键词: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债权让与担保;代物清偿;流质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money, private lending has exist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lif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financial pressure, promoting fund financing, and ensuring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endless cases in which private lending is guaranteed by sales contracts. Due to lack of legal regulation, the judgement of courts at all levels are often varied. Therefore,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sued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Private Lending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chaos of no rules. To this en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sued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Private Lending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chaos of no rules. However,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24 are too general and neglect the particular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contract, the judges still ha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