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太谷县城的分析与建议
概况:太谷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距省会太原仅60km。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57年)始建于此,之后筑土为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商贸发达,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太谷春秋时属晋,西汉时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为太谷县。明清以前,太谷一直隶属太原府。美国作家罗比·尤思森为宋霭龄撰写的传记中,称太谷为”中国的华尔街”。太谷在商业经济发展鼎盛的康、乾时期是华北的金融中心,太谷商人富甲一方,建造了较多的豪宅大院、庙堂宗祠、票号铺面,促进了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太谷城内还留有8000余间老宅子,150余处四合院保存了原有风貌,仍有价值待于修复开发。古城内的高墙大院及商号的踪迹可寻,城内的公共类建筑仅存鼓楼和白塔。太谷旧城的建筑,商号约占三分之一,集中于东西南北四大街;民宅约占三分之二,集中于城内四隅。太谷古城的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而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5间,厢房为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称梯儿房,外观青砖石砌,上窗一律内启。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都属明清时北方典型的宅院。
太谷古城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城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蕴含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分析:
一、太谷历史文化的综合价值?
(1) 太谷是活的晋中文化博物馆?
太谷县境内古遗址、遗迹、历史村落数量众多,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是晋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活的晋中文化博物馆。?
(2) 太谷古城是古代晋中地区城市选址思想的重要实例?
太谷古城选址具有面山、环水的特点,山、水、城和谐共融。乌马河绕城而过进入南山。西南有大佛山远望;
北部方向较平缓;山与水的烘托——山、水、城融为一体,是古晋中地区“天人合一”的城市选址思想的重要范例。?
(3) 古城格局依传统礼制又凸显晋中地方特色?
整体布局遵循传统礼制、分区明确,局部空间体现地方特色,布局灵活。古城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街区肌理和风貌依旧;文物古迹数量众多,部分具有典型性及稀缺性特点。整个古城规划强调因地制宜又符合传统礼制,是封建礼制思想和晋中地区生态观的完美结合。?
(4) 文化底蕴丰厚,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与传承之地?
太谷历史名人在教育、军事、商业、工业、农业等领域的贡献均相当出名。太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商文化”的遗产地。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民俗活动。其中晋商文化更为突出,清代中叶是太谷商业发展为鼎盛时期。有“旱码头” 、 “小北京” 、“金太谷”之誉。?
(5)古遗址、遗迹、历史村落与古城相映成辉,共同形成太谷文化遗产体系?
太谷的历史文化村落甚至是一般村落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特色,在历史上与古城紧密联系,在空间上与古城呼应,规模上与古城形成不同层次,文化内涵上有同有异,共同形成太谷文化遗产体系。
太谷古城的地理位置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 112 度 28 分——113 度 1 分,北纬 37 度 12 分——37 度 32 分。东北与榆次交接,东南与榆社交界,西南与祁县毗邻,西北与清徐县接壤,东西 50 公里,南北 39 公里,全县辖 3 镇 6 乡 232 个行政村,总面积 1052.7 平方公里,人口 28.6 万。县域平面呈鸽子展翅状。
太谷县城位于整个县域西部,目前建成区面积为 11.2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为 8.5 万(2004 年统计数据) 。太谷古城原城墙范围内的面积大约为 2.0 平方公里,人口约为 4.0 万人。太谷古城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清末明初年代。
太谷古城现状分析
太谷古城周边开发力度较强,破坏了古城城墙向内延续 500 米左右的古城风貌。古城周边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1. 东南方向的太谷火车站形成的物流中心以及依托火车站形成的货物批发市场(东海市场) ;
2. 古城内东南方向依托文庙渐渐扩大发展的太谷中学及其教学建筑群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古城格局;
3. 古城正南方为县域内最主要的城市道路,在原南门周边形成的成熟、大型的商业;
4. 依托安禅寺形成的太师附小在比较大的规模范围内破坏了原有的古城格局;
5. 县衙广场前新的幼儿园及公安局的建设使古城鼓楼——县衙范围内的格局完全改变;
6. 古城西方为县城内主要的城市快速道路,周边形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