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me=第四章种植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种植制度; 第一节 作物布局 第二节 种植模式 第三节 种植体制 ;相关概念: 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第一节 作物布局;2、类型 (1)区域性布局:范围较大、时间较长, 5年、10年、20年作物布局的规划; (2)单位型布局:范围较小、时间短;二、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1.作物布局是种植业较佳方案的体现者; 2.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 3. 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与组 成部分 4. 作物布局是我国融入世界农业体系的需要 ;三、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 1.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在某一地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自然生态条件相吻合的程度。 2.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及价值因素 3.社会的发展水平 ;四、作物布局的原则 1、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 需求:自给、市场、国家的战略性需求。 2、以作物生态适应性为依据。 因地种植; 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3、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 应,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比较效益原则,最低风险原则,等边际产量(产值)原则,多样性与专业性同一, 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五、作物布局设计的步骤 1、明确对产品的需要 2、查清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 3、分析作物生态适应性 4、划分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 5、确定作物组成 6、确定作物种植区划(配置) 7、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种植模式;一、种植模式的概念 种植模式(cropping pattern):是指一个地区在特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和农田作物高产高效,在一年内于同一农田上采用的特定作物结构与时空配置的规范化种植方式。;二、种植模式的类型 1.单作一熟制 2.单作多熟制 3.多作一熟制 4.多作多熟制;二、种植方式 (一)复种 1.定义:复种(Sequential cropping) 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前茬收获后种植后茬(复种) 小麦—水稻 前茬收获前种植后茬(套作) 小麦/玉米 ;复种指数 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 耕地复种指数= ————————× 100% 耕地面积 ;2.复种的类型: (1)两年三熟: 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夏甘薯), (2)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棉花 (3)一年三熟: 小麦—水稻—水稻;小麦/玉米—水稻 ;3.复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加作物的播种面积和耕地生产力; (2)有利于优化种植业结构,缓和不同作物争地的矛盾; (3)合理的复种有利于耕地的用养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复种具有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和就业率的影响。 ;4.复种的条件 (1)热量条件 ①积温法 <2600℃ 一年一熟 >10℃积温 2600~3600℃ 两年三熟 3600~5000℃ 一年二熟 >5000℃ 一年三熟 <8℃ 一年一熟 ②年平均气温法 8-12℃ 两年三熟 12-16℃ 一年二熟 16-18℃ 一年三熟; 140-150d 一年一熟 ③ 无霜期 150-250d 一年二熟 >250d 一年三熟 <180d 一年一熟 ④>10℃日数 180-230d 一年二熟 >230d 一年三熟; (2)水分条件 <600mm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