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养生之减肥篇参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节肥胖症 何谓肥胖? 肥胖症是指因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失常,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 形式储存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20%,可 以诊断为肥胖症 但如因肌肉发达或水钠滞留引起体重 增加者,不属肥胖症范畤。 诊断: 要诊断肥胖症,必须了解标准体重的计算 方法 [身高(厘米)-100]×0.9=标准体重(千克) 肥胖度用以下方式计算 (实测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肥胖度% 病因病机: 1、年老体衰 肥胖常为衰老的表现,与肾气虚衰关 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又为水脏,能化 气行水,中年以后,肾气由盛转衰,水湿 失运,痰瘀渐生,尤其是经产妇女或绝经 期女性,肾气衰退,不能化气行水,致使 湿浊内聚,而产生肥胖。 .过食肥甘 暴饮暴食。尤其是过食肥甘厚味是产 生肥胖的原因之一。由于暴饮暴食肥甘厚 味常可损伤脾胃,致使水谷运化失司,湿 浊停留体内,且肥甘又能滋生湿热,蕴酿 成痰,痰热湿浊聚集体内,引起体重增加, 形成肥胖。 4、久病正虚 久病之人可见气血阴阳虚衰,气虚运血 无力,阳虚阴寒内生,血行涩滞,痰瘀湿 浊内生,常可形成肥胖。故肥胖不仅能以 单一病症出现,亦可表现为其他病症后的 继发症状,如糖尿病常伴有肥胖。 5.情志所伤 五脏皆能藏神。情志过极必然影响脏 腑的功能,如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 喜伤心,恐伤肾,七情所伤,脏腑气机失 调,水谷运化失司,水湿内停,痰湿聚集, 亦形成肥胖。 当前,肥胖症与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 病的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内外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肥胖症的患病率逐渐 上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