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节能
建筑
综述
PPT制作人:谢林荣
小组成员:
62号谢林荣、17号宋澄彬
51号冯文豪、69号肖日伟
25号周泉江、32号李东鸿
36号罗振东、37号沈翱翔
完成日期:2011/5/5
节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
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
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
出的低能耗建筑。
节能建筑的特征:
、少消耗资源。设计、建造、使用要减少资源消耗
、高性能品质。结构用材要足够强度、耐久性、围护
结构、保温、防水
减少环境污染。采用低污染材料,利用清洁能源
四、长生命用期;
五、多回收利用。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釆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
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
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
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
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
热技术。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
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
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
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
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ww(变水量)
vav(变风量)和w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
(热)源_输配系统一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
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
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
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冋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四、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
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暖气片的恒温
阀,相应的热网控制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等。可实现30%-50
%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
五、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
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
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
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
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
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六、独立除湿空调节电技术
中央空调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来除湿。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
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湿独立方式,同时结合空调余热回收,
中央空调电耗可降低30%以上。我国已开发成功溶液式独立除湿空调方式
的关键技术,以低温热源为动力高效除湿。
七、各种辐射型采暖空调末端装置节能技术
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
免吹风感,同时可使用高温冷源和低温热源,大大提高热泵的效率。在有
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热源时,这种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这
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
、建筑热电冷联产技术
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形成热电冷联产系统。制冷设备主
要是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所用热量由热电联产系统供热量提供。与直接
使用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直燃机制冷、发电厂供电相比,上述方式可
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时还减少了输电过程的线路损耗。
九、相变贮能技术
相变贮能技术具有贮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接近于一恒定温度等优点,
提供很高的蓄热、蓄冷容量,并且系统容易控制,可有效解决能量供给与需
求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例如,在釆暖空调系统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是实
现电网的削峰填谷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可
以降低房间空调负荷
十、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
生活热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
十一、建筑能耗评估方法
以整座建筑物的每家每户建筑能耗为出发点来评价建筑物的热性能。在
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各种传热方式、建筑物的朝向、墙体材料的性能、门窗
性能、建筑物的热惰性、各相邻房间耦合传热、新风要求、用户的作息情况
以及采暖空调等各种建筑设备的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