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学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对角色的一般解构 一、角色的含义 (一)人的本质及其属性 (二)关于角色的相关论述 拉尔夫.林顿——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直接的集合,而角色则是体现着地位的动态方面,即角色是围绕地位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在一定地位上的人们的行为期待。 帕森斯——角色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职位。(病人角色) 戈夫曼——角色是在他人面前可见地实施的一组行为,是与他人行为的拟合。 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 二、角色的结构要素 图示: 角色 权利与义务 责任与权利 社会地位 思维方式 行为规范 价值观 阶层等级 三、角色的类型与功能 (一)角色的类型 角色类型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角色的参与程度分类法 根据角色基本形态不同可划分为: 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即期望角色,是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领悟角色,是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实践角色,是个体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划分为: :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是个人与生俱来的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是个人通过自己的选择或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制约程度的不同: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规定,一般不能自行其是。 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是指个体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 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 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具有支配他人权力的就是支配角色。 受他人支配的即是受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划分为: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较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不计报酬的,或虽得到报酬,但不是为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角色的功能 角色的规范功能 角色互动功能 (二)角色的功能 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 第一、个体通过角色进入社会。 第二、角色的社会价值。 第三、角色与社会的相互“嵌入”。 四、角色的社会本质 三、人际关系内耗 1、内耗—原指机器或其他装置自身所损耗的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 2、人际关系内耗—是指群体中的人与人、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心理不相容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严重对立与冲突,其有用的力量相互抵消、共同利益相互损耗的过程和结果。 3、人际内耗的表现 (1)互相拆台,互相告状 (2)互相猜疑,互相戒备 (3)嫉贤妒能,讽刺挖苦 (4)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5)设置障碍,制造困难 (6)思想保守,互相封锁 (7)挑拨离间,制造隔阂 (8)权势压人,睥睨一切 (9)争名争位,欺上瞒下 (10)泄私愤,造谣,诬陷,打击报复 4、人际内耗的类型 (1)根据人际内耗的不同主体,可分为个体性的人际内耗和群体性的人际内耗。 (2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