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教案
课题 《再别康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反复品味诗歌的语言;
2、挖掘意象的内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习
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依依惜
标
别之情。
教学
感知《再别康桥》的“三美” 。
重点
教学
挖掘诗歌中意象的内涵作用,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环 节
及 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间
导入
有这样一座桥,风景秀丽、空灵动人;
朗读本节
3 分
有这样一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
课学习目
钟
有这样一首诗,风致动人、已经独特。
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桥、认识这个人、品读这首诗吧!
听讲、掌
握文学常
作者
识
简介
(投影) 徐志摩( 1896 — 1931 ),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富
2 分
钟
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等, 新月派 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等。
、
(投影) 1920 年,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 1922 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
听讲
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 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
背 景 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
简介 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
2 分 在 1922 年 8 月 10 日启程回国前夕, 写下了《康桥再会吧》 一诗,
钟 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1928 年,徐志摩重游英国。 7 月的一个傍晚,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 漫步于寂静的校园, 怀念逝去
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初读
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1.
感受
10
纠正读音
2.
分钟
观看视频,范读
3.
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具有音乐美 ( 押韵、音
) 、建筑美 (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绘画美 ( 有色彩的词语 ) ,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
现的?
1、音乐美
A, 押韵: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
品 读
B, 音节和谐 , 节奏感强 .
鉴赏
C, 回环复沓 .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
3 分
的结构形式
钟
2、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共七节 , 每节两句 , 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 无论从排列上 ,
还是从字数上 , 都整齐划一 , 给人以美感
3、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
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小 组
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小节诗进行品读赏析并谈谈感受。
合 作 (提示:可围绕意象、意境、语言等来谈。)
研 究
探 讨
第
一
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连用三个“轻轻的” ,实写只身悄悄来
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同事透露了难
分难舍的离情。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
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 只想
悄悄的与她依依惜别。 这一节感情温柔
细腻,节奏轻缓徐舒, 为全诗定下了轻
柔缠绵的感情基调。
第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二
波光里的艳影,
节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三
在康河的柔波里,
节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四
揉碎在浮藻间,
节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五
满载一船星辉,
节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六
夏虫也为我沉默,
节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柳”与“留”谐音,含有深深挽留、
依依惜别之意。诗人吸收了这个传统意
象的内涵,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将“河
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
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为有生命的女子, 而
且流光溢彩、 婀娜多姿、 温润可人, 洋
溢着青春的魅力,浸透着诗人对久别重逢的康桥无限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油油的” 写了绿的浓度。 绿色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生命的勃勃生机。“招摇”二字把“青荇”拟人化了,仿佛“青荇”在向诗人招手致意。 目睹此景,诗人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后两句,希望自悠然的依偎在母校的怀抱里, 尽情的享受母校“似水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