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节选 教案 ( 人教版高二选修 ) 曾德元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教学设想: 四课时完成。一、二课时学习文言知识,疏通文意;三、四课时理解运用。 第一二课时 一、知识链接 1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前 402)的著作(“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据《史记孔子世 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 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 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 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 圣”。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 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大致是指,人们通过自学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与自然的理想境界。具体表现为: 第一、天道与人道合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圣人本能地达到天人合一,贤人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第二、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仁至诚至真的,人性要达到天性。 第三、理性与情感合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理性来控制情感, 就是“致中和”。 第四、鬼神与圣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包括鬼神,“人”包括圣人。 第五、内外合一。即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 、什么是中庸?“程子曰 :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二、自主学习 、朗读正音 发而中节民鲜能久矣敬大臣,则不眩笃行之不可须臾离也莫见乎隐好学近乎知 、解释加线的词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莫见乎隐()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万物育焉()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不肖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力行近乎仁()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体群臣也()敬大臣,则不眩() 不勉而中()()笃行之()弗措也() 三、合作探究(一) 、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活用情形。天地位焉亲亲也 子庶民来百工 中庸其至矣乎柔远人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的古今义。 道之不行也 择善而固执之者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可离,非道也。故君子慎其独也。民鲜能久矣。恐惧乎其所不闻。 、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微() 中庸其至矣乎()吾尝疑乎是() 好学近乎知() 四、展示评价 五、合作探究(二) 、口头翻译全文。 六、展示评价。(组织分小组展示) 七、课后练习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命之谓性性:本性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适合,符合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措:放下 子庶民。则百姓劝劝: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答案: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不勉而中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尊贤,则不惑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答案: A 项:就,连词;并列,连词。 项:助词,不译,取独;的,助词。 项:于(在),介词;于(比),介词。 项:“则”,就,连词。 参考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德,圣人(遵循本性)修明道德,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 容易显露的, 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更要特别谨慎。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能合乎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准 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 那么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准呀,可是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 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

文档评论(0)

152****9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