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 报告人:唐思静 学号: 201054080306 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 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 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 从 “大哥大 ”到智能手机, 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 “繁衍 ”,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 “跨越式 ”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 1949 年以前 — 通信产业萌芽阶段 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 通过引进国外的电 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 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 在不断的摸索中, 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 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 12 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 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 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 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 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 在两地 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 年 9 月 1 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 1928 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 27 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 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 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 1949 年— 1978 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 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 .. . 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 年 12 月 12 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 --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 路开通。 1954 年,研制成功 60 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 年, 120 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 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 在北京安装 使用。 1970 年,960 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 红 1 号)发射成功。 1978 年,当时约占世界 1/5 人中的中国拥有的电话机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 1%,电话普及率仅 0.38%,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0%,在世界 185 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第一的中国居然排在了 161 位,甚至不如一些非洲国家。 三、 1979 年 —1985 年改革开放,通信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但由于我国通信建设起步较晚加之长期以来对通信历史定位不准的错误思想认识,导致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在当时形成严重的供需失衡状态,成为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而当时对通信的建设大多采取的是查漏补缺式的应急建设。在此期间,我国从上到下对通信高度重视,掀起了以 “通信定位 ”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 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深层次的讨论研究,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 “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 ”,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通信的政策、措施,奠定了我国通信产业 “高起点、大跨越 ”式发展的基础。 1984 年 2 月 24 日,邓小平同志提出: “中国发展经济、 搞现代化,要从交通、 通信入手,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 ” 1979 年 4 月 1 日,第十七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提出了 “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 力 ”的观点。这次会议标志着通信开始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向为社会经济和人 民生活服务的手段的转变。 1980 年, 64 路自动转报系统( DJ5-131 型)研制成功 .. . 1982 年,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 线 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 8 频道公用 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 年 9 月 16 日,上海用 150MHz 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 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 年 4 月 8 日,我国的 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 点高度为 35786 公里,4 月 16 日定点于东经 125°E 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 年 5 月 1 日,广州用 150MHz 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程 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 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 动电话交换机( HJ09 型)研制成功。 1985 年,上海贝尔公司组装第一批 S-1240 程控交换机, 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