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件:12 奈瑟菌属.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奈瑟菌属 (Neisseria) CASE-4 男性,2岁,于2天前发热达39℃,伴哭闹,易激惹,喷射性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 查体: T39.2℃,精神差,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眼神欠灵活,颈硬。 脑脊液外观混浊,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发现白细胞内外均有G-双球菌。 克氏征(+)。 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菌是什么? 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 第一节 脑膜炎奈瑟菌 (N.meningitidi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 双球菌,肾形或豆形 在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新分离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培养用※巧克力(色)平板 专性需氧,在5%-10%CO2条件下生长更佳 菌落:无色、透明、露滴状、光滑型、不溶血;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氧化酶试验(+) 3.抗原结构与分类 荚膜多糖抗原:群特异性 外膜蛋白抗原:型特异性 脂寡糖(LOS)抗原:致病物质 4.抵抗力:很弱 对寒冷、湿热、干燥、紫外线、消毒剂都很敏感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抗吞噬 菌毛:黏附 内毒素:最主要 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普通型 暴发型 慢性败血症型 喷射样呕吐:颅内压升高时,呕吐像喷泉喷出 三.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分离培养与鉴定 脑脊液、血液、出血点渗出液; 立即送检,培养基预温 直接涂片镜检 中性粒细胞内、外有G-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巧克力(色)培养基 快速诊断 对流免疫电泳,SPA协同凝集试验 特异性预防: 儿童注射流脑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磺胺药、青霉素G、 红霉素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淋病奈瑟菌 (N.gonorrhoeae) 形态与染色: G-双球菌,似一对咖啡豆 有菌毛和荚膜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5%-10%CO2 巧克力(色)培养基 生化反应:只分解葡萄糖 抵抗力: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 1%苯酚1~3min、1:4000硝酸银2min内死亡 菌毛、LOS 外膜蛋白 IgA1蛋白酶 ※淋病 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 主要通过性接触引起泌尿道和生殖系统炎症 新生儿淋菌 性结膜炎 新生儿由产道感染,“脓漏眼”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Urethritis Purulent conjunctivitis Ophthalmia neonatorum Infection in newborns during vaginal delivery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用无菌棉拭沾取 直接涂片镜检 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G-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 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暖保湿,立即送检接种 子宫颈口表面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 巧克力色平板,5~10% CO2 防治原则 防 开展防治性病的知识教育 防止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治 抗生素:药敏实验指导临床用药 新生儿:1%硝酸银/0.3%氟哌酸滴眼。 总 结 1.奈瑟菌的形态、培养特点? 2.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所致疾病? 疾病临床特点? 3.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4.如何防治淋病?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