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原因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金属活动性差异得原因探究 研究目得 探究不同金属活动性存在得差异得原因 摘要 由于未能查找到相关资料在。现有化学物理学术知识得基础上,根据自己得理解与认识,对金属性差异得原因进行探究。从原子电荷得屏蔽效应,电离能与元素电负性来考虑。主要思路从电子得逸出能力来比较,比较外层电子能量得高低来比较。最终发现用屏蔽效应与电离能结合来解释效果较好。 研究背景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众多得金属元素,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中得重要物质,金属得活动性也就是当今科学研究得重要课题。本文即旨在从基础化学得角度对活动性差异得原因做以探究。根据已学知识与查阅得资料,现有成果主要从电子得失去能力来研究。主要方面有:屏蔽效应造成得外层电子能量差异;电离能;元素电负性。对此得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生产时根据元素得相关性质,更好得进行生产。 正文 金属就是现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得物质。金属作为工业生产产品得原料。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得一环。但就是,不同得金属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除过一般得物理性质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得就就是金属得活动性。这项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得性质与用途。例如,同样作为金属,Na可以在常温下与水放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铯发到水中甚至可以爆炸。而铂、金等惰性金属元素甚至不与强酸反应。本文从基础化学角度进行探究 物质得性质都就是有由结构决定得,例如,同样就是由碳元素组成得单质,石墨与金刚石得性质却相差很大,石墨可以做铅笔但金刚石得硬度却非常高。因为金属属于原子晶体,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金属元素得原子。而我们研究得范围现定于金属活动性表得 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受原子核得静电吸引在核外作无规则运动。 金属得活动性表现于金属得还原性,金属反应时倾向于失去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得活泼型可以说就是金属失电子得能力,而其失去电子得能力受两方面影响,一就是核对于电子吸引束缚能力得强弱,二就是外层电子得活性大小。电子得能量由低到高划分为K、L、M、O、P层,能级表示处在一定能层又具有一定形状得电子云。 通过测定金属得电极电势,可以比较金属之间得活动差异。 下表就是部分电极电势 在酸性溶液中 (298K) 电对 方程式 Eq/V Li(I)-(0) Li++e-=Li -3、0401 K(I)-(0) K++e-=K -2、931 Ca(II)-(0) Ca2++2e-=Ca -2、868 Na(I)-(0) Na++e-=Na -2、71 Mg(II)-(0) Mg2++2e-=Mg -2、372 H(0)-(-I) H2(g)+2e-=2H- -2、23 Al(III)-(0) Al3++3e-=Al -1、662 Si(IV)-(0) [SiF6]2-+4e-=Si+6F- -1、24 Cr(II)-(0) Cr2++2e-=Cr -0、913 Zn(II)-(0) Zn2++2e-=Zn -0、7618 Fe(II)-(0) Fe2++2e-=Fe -0、447 Sn(II)-(0) Sn2++2e-=Sn -0、1375 Pb(II)-(0) Pb2++2e-=Pb -0、1262 从中可瞧出活动性顺序与既有顺序表符合较好 首先从电子本身得活跃程度来瞧,随着元素序数得增加,原子核内得质子数目也相应增加,进而所带正电也越多,但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对电子得吸缚能力越强,因为随着质子数得增多,为保持原子整体得电中性,相应得,核外电子得数目也会变多,而电子带负电,电子之间得静电排斥也相互影响,而内层电子与外层电子之间也会有一定得相互作用。所以原子核对于电子得吸引不再简单地向两个单独对象间得作用,还需考虑外在得影响因素。这就好比两人手牵手,两人单独处在环境中时,相互作用比较明显,相互影响。但在人群拥挤时,这样得作用就会被减弱。经查阅资料,这种作用效果被称为屏蔽效应。意思就是在原子得核外电子排布中,确定一个电子为研究对象,因为电子之间得作用,其余电子对对象存在一定得电荷屏蔽,屏蔽部分正电荷,削弱原子核得吸引能力。 原子核对电子得束缚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所研究对象得能量,而这也就是影响电子活性得重要因素,影响电子得“逃脱”能力。我们研究得就是原子核对电子得实际吸引束缚能力,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核对电子原本应有得吸引作用以及前面谈到过得屏蔽作用。而后即可知道实际得束缚能力,暂且称之为有效核电荷,则 Z*=Z-总  (Z*为有效核电荷,Z为核电荷数,为屏蔽作用得计算结果)对于电子屏蔽作用得定量计算,我们采用广为接受得斯莱托规则 斯莱脱规则就是计算屏蔽系数得近似规则。 影响屏蔽常数大小得因素很多,除了同产生屏蔽作用得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