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六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0200924084358).docx

(新版本)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六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0200924084358).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古诗语言篇:第六课时导 学案. 古诗语言篇 、【篇章知识网络】 古诗语言清新、平易* 生动、沉郁…含蓄与明快 古诗语言 清新、平易* 生动、沉郁… 含蓄与明快 质朴与华丽 二、具体问题阐释 1、什么是关键字词?什么是“诗眼”?炼字“炼”是什么? 所谓的关键字词往往是指对表现诗歌形象(包括事物特征、诗歌意境、人物形象和环 境等),对表现诗歌的主旨(包括作者的心情、思想感情)等有重要作用的字词,也指能使 诗歌思想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深刻的字词,还指在诗歌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这些关 键字词往往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等。古人特别注重锤炼这些关键字词,以 使之精练传神。这些锤炼关键字词的题,我们称之为“炼字”题。 “诗眼”本来指一首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但过去更多是指一句诗 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诗眼”处更是古人特别注重锤炼地方。 古诗中,炼字“炼”的就是这一些关键字词,当然包括“诗眼” 。“炼字”题,虽说是 关于诗中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和赏析的题,但做题时必须在整体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感 情的前提之下进行才好。 2、为什么动词是关键词呢?请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赏析诗中关键性的动词。 动词成为关键词, 是因为一个动词, 特别是非动词活用成动词的词, 往往能表现出 “物” (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往往能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也往往能表现诗人的内心 世界,凸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 2007 年广东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思路点拨:第三联中“穿” 、“数”二字都是动词。这二字的艺术效果怎样呢?要结合 全诗内容(意象、意境)和情感(基调)去做分析,还要从表现人物的特点,使全诗的语 言生动形象,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凸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去考虑其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 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数”字传神得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3、如何理解及赏析诗歌语言中关键性的形容词?请举例说明。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富于表现力。 洪迈《容斋续笔卷八》云: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 ‘又到江南岸 。圈去‘到字,注 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作者认为“到” 、“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 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 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 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春 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王维《使至塞上》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其中形容词“直”和“圆” 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又如在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的颔联和颈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中,有“重” “迟”和“深” “远”几个形容词。它们都极富有表现力,其中 “重”“迟”写出了细雨湿帆,帆湿而重与飞鸟入雨,振翅不速;又流露出朋友送别时心情 的沉重与恋恋不舍。 “深”“远”又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蒋捷《一剪梅》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中,形容词“红” “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 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 “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 ,就会味 同嚼蜡。 再如, 2004 年福建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 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