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管理绪论(新1).pptx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污染现状和根本原因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目的和内容 环境管理发展历程;第一节 环境问题及环境管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表1-1 20世纪中叶国外八大公害事件;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暖;7;低海拔的大量沿海城市面临威胁。;大气污染;灰霾天气;唐孝炎院士谈灰霾天气成因和防治;水体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区的扩展; 海洋污染;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森林、土地、能源……);固体废弃物堆弃;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同年6月5日,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 ;198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成立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气候公约 2006年10月,《斯特恩报告》发表,论述气候变化的经济学; 2007年2月起, IPCC 发布第4次评估报告,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 2007年3月, 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到2020年比1990年水平减排20-30%. 2007年4月, 联合国安理会把气候变化(CC)列为涉及国际安全的辩论议题;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世界污染模型(Denns Meadows)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Iopment,SD)包含的内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 ;可持续发展概念图解 ;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的自然观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及其基本概念 ;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概念: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负载能力相协调。 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三、环境管理的内容 污染物排放控制 环境质量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 ;四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 ;2、环境管理学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 ;五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1、 基本国策 ;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的体现: ①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②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③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保护机构 A.以管促防、以管促治。 B.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 “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的体现 主要措施 ①做好计划管理和规划布局工作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②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③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 A.对城市环境实行综合整治。 工业、农业、生活和交通等污染 B.积极治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A.生产力布局。 B.合理布局的意义和作用: a 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 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c 有利于区域污染综合防治。 必须加强规划管理工作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六 我国的 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 环境管理的其它制度 区域环境补偿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关键性制度,是防止新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根本性措施。 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区域规划或其它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为防止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制定最佳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