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极 南极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0 ° 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来回移动。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 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 多。 春分 清 明 谷 雨 立 夏 小 满 芒 种 夏至 秋分 冬至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1 、整体性 是指地球表层各组成部分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 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 1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 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如: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 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西北干旱(河流不发育;流水作用 微弱;植被少)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1 、整体性 ( 2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破坏植被 - 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冷岛效应。 按照系统理论,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子系统)之间 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即作用与结果之间不成正比数 量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具有一种放大(或缩小)的效 应,使系统整体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这就叫 系统 的整体效应 。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2 、层次性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3 、节律性 ( 1 )昼夜节律 地球表层除极圈之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如:温度、湿度、压力、潮汐、生理节律。 ( 2 )季节节律 大气、水体、生物(燕子、树木)。 ( 3 )超年节律 厄尔尼诺现象 3-7 年周期,不稳定。 长江中下游洪涝 5-6 年周期。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4 、开放性 在热力学中,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 (1) 孤立系统 - 与外界环境没有能量和物质交换; (2) 封闭系统 - 可与温度不变的外界环境交换能量而不 交换物质,系统保持恒定; (3) 开放系统 - 可与外界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呈现出一种耗散结构(有序结构)的典 型的开放系统。 ( 1 )地球系统源源不断接收太阳能量(负熵流)。 ( 2 )从全球看,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常数实际上是变化的(椭圆 轨道、太阳黑子)。 ( 3 )对于冬半年和夏半年来说,能量收支是不平衡的。 ( 4 )吸收太阳辐射,部分转为长波辐射至太空。 ( 5 )动量输入,引力、引潮力、电磁力,以及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陨石、陨铁)。 4 、开放性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5 、稳定性 ( 1 )从天体演化的尺度上,目前地球正处于太阳系演化 和地月系演化的相对稳定、平衡时期,具体如下: ①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比较稳定,太阳常数 8.16J/ ( cm 2 ·min)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运动比较稳定。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 2 )在地球运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活动与稳定,两种 对立因素在相互作用中,稳定一方占优势时出现在地球 表层系统活动中的相互稳定状态。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 的空间结构、成分、质量、能量收支、运动方式和规律 等,也都处于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西藏地区空气成分是否发生变化?氧气含量呢 ? (高 原反应)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 5 、稳定性 第二章 地球系统 宇宙 - 银河系 - 太阳系 - 地月系 第二章 地球系统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一)概述 1 、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假想的,用 平均海平面来表示的、平滑的封闭曲面。这个曲面叫 做大地水准面。所以,这里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指大 地水准面的形状。 研究地球的形状,无论是对人类的生产实践,还是 对诸如地球内部状态和结构、天体物理、空间技术等 许多方面的科学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大地球形的简单证据 ? 早期凭直觉:天圆地方 ? 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 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 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 走去,情况就相反。 ? 公元前 500 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 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 又过了 100 多年,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 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 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 地 球另一端的人为什么不掉向空中? ) ? 15 、 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 1519 - 1521 年,麦哲伦率 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 供了有力的证据。 3 、 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过赤道的地球直径 比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