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十年——诗词理论篇精品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粹十年》诗词篇稿件:论文篇 一、论杜诗的句法艺术(作者:远山回声) 杜甫很注意诗歌的句法艺术。他曾虚心向高适求教,问道 “佳句法如何?”而那些因句法得 当而形成的佳句,又是他平生的刻苦追求,所谓“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即 表现了他对句法艺术的痴心与至诚。 所谓句法, 依萧涤非先生的界定, “是指一句诗的组织法或结构法而言” 。句法主要包括句式、 词的省略、词序倒置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杜诗的句法艺术作出研究。 一、句式错综,韵律和谐 这里所说的“句式” ,是指诗句的意义节奏,是就诗句的语法结构而言的。应该看到,诗句 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不完全一致的。 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作为一 个节奏单位的,就四言诗来说,是 2— 2 型的;就五言诗来说,是 2— 2— 1 型的;就七言诗 来说,是 2— 2—2— 1 型的。所谓韵律节奏,是指诵读时声音的自然停顿,只有作这样的停 顿,才和谐入耳。所以,一般来说,作者总是力求让他诗句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相一致, 使人读起来既声音入耳, 理解诗意上也能顺畅无阻。但是,从创作实践来考虑,处处让诗句 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相一致, 是困难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表意的复杂性,诗人为了准 确地状写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为了抒写曲折的情思, 很难将句子的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完 全统一起来。 二是因为随着汉语词汇的增加, 多音节的词汇亦大量出现, 特别是一些地名词, 如“神女峰” 、“黄鹤楼”、“瞿唐峡”、“洞庭湖”等等,这些地名词出现在句首,就无法再保 障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一致; 而唐人又特别喜欢遣地名入诗, 因为使用地名具有拓展诗境、 张大气象以及强化抒情等多方面的效用。 其三,是出于艺术美学的考虑,在一首诗中, 如果 各句的意义节奏均与韵律节奏一致, 诗意固然因此而明达, 但也会造成句势的平板, 缺乏摇 曳动荡之姿。于是, 如何使句式错综变化,在不妨碍表意的前提下,使某些诗句的意义节奏 突破韵律节奏, 便成为诗人们思考的问题。 杜甫在这个问题上是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 著成果的。他在诗句的意义节奏上进行了多方的探索,在五言常式“ 2— 2— 1”和七言常式 “2— 2— 2— 1”之外,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句式,试述如下。 (一)五言诗的句式,有 “2— 1—2 ”式,例如: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 ”(《登 兖州城楼》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又有“ 1 — 1— 3 ”式,例如: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遣愁》)“国—带—烟尘色,兵 —张—虎豹符。 ”(《别苏徯》)又有“ 1—3— 1”式,例如: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 疲。”(《偶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又有“ 1— 4 ”式, 例如: “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秋日夔府咏怀》)按:二句意谓:紫色的东西, 是收获于岷岭的芋头; 白色的东西, 是引种于陆池的莲藕。 “青—惜峰峦过, 黄—知橘柚来。 ” (《放船》)按:“青”、“黄”,是指“峰峦” 、“橘柚”的颜色。 “惜”、“知”,皆为作者的心理 行为。 又有 “4— 1”式,例如:“登俎黄柑—重, 支床锦石—圆。 ”(《季秋江村》)按:“登俎”、 “支床”,分别为“黄柑” 、“锦石”的定语。 “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送张十二 参军赴蜀州》 )又有“ 3— 2 ”式,例如: “把君诗—过日,念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