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血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血沉 王莉 定义 ? 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 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 降的速度 ESR 的历史 波兰内科医生 Edmund Biernacki(1866-1912) 最先 观察到病人 ESR 升高这一现象,并认为是源于纤维 蛋白原的存在。 1918 年, Robin Fahraeus(1888-1968) 在 Biernacki 工作的基础上 , 起初是想把 ESR 作为妊娠的一项检测 参数,随后扩展到疾病状态的研究。 1921 年, Alf Westergren(1881-1968) 在对 ESR 检测 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来判断结核病人的预后。 ESR 的历史 1935 年 Wintrobe 发表了关于检测 ESR 多种方法学的 文章, ESR 一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7 年, ICSH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在世界范围内采 用改良的 Westergren 方法 这些年来为了实现自动化人们试图用 CRP 取代 ESR 大约 15 年前实验室开始逐步实现自动化 ESR 的现状 CRP 只是在急性炎症时变化明显 ESR 则在急慢性炎症时均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在动态观 察病情及治疗方面具有价值 因其操作简单且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故 CRP 不能代替 ESR 分期 ? 分为 3 期: ? ①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约数分钟至 10min ; ? ②快速沉降期,缗钱状红细胞以等速下降,约 40min ; ? ③细胞堆积期(缓慢沉积期),红细胞堆积到试管底 部 检测方法 ? 可分为手工法和仪器法 ? 手工法包括温氏法和魏氏法 ? 魏氏法为 ICSH 推荐方法,较为重要 魏氏法 ? 1. 操作取 l09mmol / L ,枸橼酸钠 0.4ml ,加静脉血 1.6ml ,混匀,用血沉管吸入混匀全血,并直立于血沉 架上, lh 末准确读取红细胞下沉后的血浆段高度,即 红细胞沉降率。 ? 2. 血沉管内径应标准( 2.5mm )。 ? 3. 血沉架应避免直接光照、移动和振动。 ELECTA-LAB 血沉仪原理 采 用 红 外 线 探 测技术,每 15 秒检 测血球沉淀的位置, 在 30 分钟内获得结 果 , 并 可 以 把 ESR 动态过程打印或在 屏幕显示。 45 mm MAX 2 mm MIN blood level 62 mm MAX Bar Code label this area must be visible 红外线光源 红外线探测器 方法学评价 1. 魏氏法 : ICSH 推荐的参 考方法,为血沉测定的标准 方法。 2. 潘氏法 : 适用于儿童 临 床应用少 3. 血沉仪法 : 能够得到动态 血沉结果,并绘出血沉曲线, 有利结果分析,应用逐渐增 多 参考范围 1. 魏氏法 ( 1 ) 50 岁:男性 0 ~ 15mm / h ,女性 0 ~ 20mm / h 。 ( 2 ) 50 岁:男性 0 ~ 20mm / h ,女性 0 ~ 30mm / h 。 ( 3 ) 85 岁:男性 0 ~ 30mm / h ,女性 0 ~ 42mm / h 。 ( 4 )儿童: 0 ~ 10mm / h 2. 潘氏法: 成人:男性 0 ~ 10mm / h ,女性 0 ~ 12mm / h. 影响因素 ? 1、红细胞因素: ? 1)RBC 的 数 量 ( 增 多 , ESR 减慢) ? 2) 红细胞形态(如镰形红 细胞, ESR 加快) ? 3) 红 细 胞 的 聚 集 状 态 ( RBC 缗钱状, ESR 加快) 影响因素 ? 2、血浆因素: ? 红细胞能相当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一特性称 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 这种稳定,决定于红细胞 表面的 Zata 电位以及血 浆中白蛋白与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比例。 ? 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等可引起血沉增快。 ? 白蛋白、糖蛋白、卵磷脂使血沉减慢 影响因素 ? 其他 1. 血沉管 : 倾斜 ,加快 2. 抗凝剂的影响: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应力求准确,抗 凝剂过少不能达到完全抗凝的目的。若用固体抗凝剂 过多,可增加血浆比重,使血沉减慢;液体抗凝剂过 多,则血浆蛋白浓度减低,使血沉减慢;另一方面血 细胞被稀释,体积减少反而使血沉加速。 3. 温度 : 室温过高( 25 ℃ )使血沉加快,可按温度系数 校正。室温过低( 18 ℃ )使血沉减慢。 临床意义 ? 生理性变化 ? 新生儿 红细胞含量较高而纤维蛋白含量低 ,血 沉较慢 ? 12 岁以下儿童 红细胞生理性低下,血沉较快 ?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50 岁以后)纤维蛋白 含量逐渐增高血沉开始高于青壮年时期,女性高于男 性 临床意义 ? 病理性加快 ? 各种炎症 ? 组织损伤 ? 恶性肿瘤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高球蛋白血症 ? 高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