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草原》课文分析与研究
《草原》课文分析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
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
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一、动静结合绘美景
课文首先抓住色彩写静态,突出碧绿。作者首先写草原的主色调──“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接着具体写出它绿得有层次──“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得浓烈──“到处翠色欲流”;充满
了生机──“像无边的绿毯”,像 “中国画”。在这万绿丛中还点缀着白色的羊群、明亮的河流、棕灰色
的马
其次,抓住声音写动态,突出热闹。初入草原,偶尔有 “忽飞忽落的小鸟”声;接着 “隐隐有鞭子
的轻响”;后来 “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声音由低到高,由稀到密,使草原
变静为动,为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欢乐。
二、马跃人欢显真情
写马群,突出一个 “快”。快到目的地时,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
马”, “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了客人, “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群马疾驰,远迎客人,足见主人心情之急切,欢迎之热烈、真挚啊。
写宾主,突出一个 “亲”。蒙古包外,宾主相见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握手再握手
,笑了再笑”;进了蒙古包, “奶菜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干部和老
翁都向 “我们”敬酒再敬酒。宾主们还一起联欢,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
同行的歌手”也唱起来。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载歌载舞,骑马奔
驰。这些都充分说明主人热情好客。这盛情待客,蒙汉人民情谊深厚,亲如兄弟,团结互助齐向前的气氛
,表现得特别浓烈,充满真情。
三、矛盾手法见奇妙
老舍先生在文中故意将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深刻、普通中见哲理
,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原,无边无际啊!然而,既写 “一碧千里”,为什么又要转接 “
并不茫茫”?一般说来, “茫茫”有无边无际的意思,这里却不是这个解释,否则将与上面 “一碧千里”
1 / 15
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的描写产生矛盾。原来作者初入草原,感受新鲜,心情激动,用上 “并不茫茫”则与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的草原特点紧密关联:草原一派碧绿,漫无边际,放眼望去,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有模
糊不清的朦胧感受。因此, “茫茫”应理解为模糊、朦胧。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 “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自相
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活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突出了草原空旷辽阔的特点,传
达了作者的忘我之情。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
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 “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和草的生命
,洋溢着无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相映,
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由于汽车在前进,所看见的那些 “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
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 “舒服”, “愿久立”与 “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
过的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
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呢; “想坐
下”,是因为眼前美景沁润着心田,内心涌动着一股勃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