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空间战略规划中标方案汇报文件.ppt

合肥市空间战略规划中标方案汇报文件.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支撑 1 :构建基于大区域的生态 安全格局 ? “两江夹湖,山脉横亘” 的过 渡区:气候、地貌。 ? 重点保护 一个巢湖、两个水源 地、三条水系连通廊道 ( 联通 长江、巢湖和淮河) 。 ? 重点保育 五个河口生态建设区 (兆河、派河和裕溪河、南淝河和 杭埠河) 和 七个山体生态保护 区 (紫蓬山、四顶山、冶父山、 银屏山、浮搓山、龟山、莲花山) ? 保留 一条通风廊道 (夏季季风 廊道) 3.1 市域空间 ? 配置原则 ? 供水水源 ? 本地水资源量:较少 ? 集中供水水源:周边大中型水库、巢湖水 ? 跨区域可用水资源:大别山水库群引水、长江引水 保障生活安全用水、工业有序用水、农灌区正常用水、生态基本用水 统筹兼顾、公平公正、以供定需、丰增枯减、优水优用、效率优先 ? 配置方案 引 由引江和巢湖水逐步置换出淠河总 干渠优质的农灌水量,保障用于合 肥市区和庐江县的工业和城镇生活 用水。 提 利用巢湖水源,增加巢湖水源对非 生活用水的配置,实施分质供水、 分类配水。 调 利用现有输水工程,调引部分江水 补给庐南钢铁工业基地和淠史杭灌 区,构建“东西互补、南北共保” 的多水源水资源配置格局。 蓄 实施水库增蓄、调整水库功能,进 一步挖潜本地地表水资源。 3.1 市域空间 ? 水资源配置 ? 软硬结合的防洪体系 划定双退圩区、单退圩区及缓冲圩区,建设 滨湖湿地和圩区湿地,将增加滞洪区逾 300km 2 ,可使遇百年一遇洪水时,水位降至 20 年一遇的水平。 ? 平圩行洪、退田环湖的“软”防洪系统 ? 标准化的“硬”防洪系统 ? 结合环湖道路系统及河流整治,选择重 点地段建设标准化防洪围堤,因地制 宜,满足堤顶多功能需求; ? 加大崩岸治理力度。 ? 标本兼治的治涝措施 ? 优化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 ? 构建可持续排水系统,实现削峰减流 和净化 3.1 市域空间 ? 支撑 3 :防洪保安 ? 支撑 4 :产业布局优化 ? 园区整合——三大产业战略平台: 以经 开、高新、新站为主体,重组城区工业布 局,并向外围地区跳跃拓展产业空间,带动 周边市县均衡发展。 第一圈层:现代服务+高新研发+旅游度假 第二圈层:高新制造+战略新兴 第三圈层:先进制造 圈外局部:循环重化 ? 圈层递进—— 双核+三圈: 构建以都市区 和巢湖为核心且相互叠加的产业圈层,体现 城湖交融共生。 千帆竞发 航母集群 3.1 市域空间 合肥应创新利用科技优势,率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组织城市和产业 环湖产业空间再组织—— 现代旅游和农业产业园 工业空间再组织—— 虚拟生态工业园 生活空间再组织—— 智能云社区建设 ? 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智慧合肥 ? 支撑 5 :科技文化创新 3.1 市域空间 ? 以文化催生创意产业 ? 构建“两圈一廊多点”的 文化产业空间 ? “两圈”: ? 水源地-大蜀山 科技文化圈 ? 环巢湖 旅游文化圈 ? “一廊”: 南淝河文化长廊 ? 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人文合肥 ? 支撑 5 :科技文化创新 3.1 市域空间 ? 支撑 6 :综合交通——实现城乡一体化 ? 城际轨道兼顾外围区县;外围区县适时构建中低运量轨道 ? 公路网络化、快速化;公交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际与城市轨道 高速公路:三纵三横三联 其它干线:八纵八横四联 3.1 市域空间 ? 结合引江济淮,改造升级 航道 ? 调整港区功能布局 ? 合裕线三改二 ? 派河四改二 ? 店埠河四改三 ? 江淮运河与兆河 建设三级航道 绿色交通,沟通江淮 ? 主港区由南淝河港区调整为 派河港区 ? 南淝河港区远景转旅游服务 ? 支撑 6 :综合交通——内河航运 3.1 市域空间 3.2 都市区空间 :思路 ? 都市区: “141”战略重在局部区划整合而非城市整 体融合 ,是对行政区经济的过度妥协; 以老城为中心 放射状拓展,老城风貌、交通等难以根本解决。 ? 重点地区: 滨湖新区 的功能布局、开发强度等均值得 重新认识和研究。 ? 现有总体规划的不足 ? 走向巢湖之后,如何实现 城湖共生 共赢发展? ? 如何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支撑长三角第四极 ? ? 从更大区域整合 优化空间结构 ,保护老城,传承发扬 空间特色, 彰显城市魅力 。 ? 规划思路 3.2 都市区空间 构建以湿地绿带网络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