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关键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专项方案.doc

电子测量关键技术与仪器专业十二五建设专项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概况 (一)项目建设必需性 1、地域背景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九省通达”美誉武汉,,武汉地处中原,企业密集,是中国关键制造业基地和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中心,也是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武汉经济基础好,实力雄厚。现在,武汉市有经济开发园区国家级3个,省市级各6个。基于此,在“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选择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并举,关键发展钢铁、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将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和湖北省、中南地域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关键作用。 2、专业背景 钱学森先生说:测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交叉学科,它是信息产业源头,是自动控制系统“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产品质量检测“物化法官”,包含到国防、冶金、石油、造纸、航天航空、电力、电信、电子等多个领域,和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电信、通信及计算机专业等强、微电电类专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络。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为电气装备和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这就需要大量知道维护和维修自动化生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为之服务。 伴随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快速发展阶段,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尤其是自动化控制设备及和之配套仪器仪表大量从国外引进,掌握现代检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企业大量高薪招聘高级技术人才。所以,技术应用型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乐观。 从各行业和地方企业调查结果能够看出:面对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国有企业普遍进入设备更新和改造,广泛采取优异控制技术,新上马企业也大多引进国外优异技术设备。中型企业面对外部压力,也纷纷进行技术改造,部分个体企业即使规模不大,但也期望采取优异设备以提升自己竞争力。所以各类企业对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工业自动化仪表方向)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看好。 (二)专业基础情况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自20XX年开始设置,20XX年3月电仪专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同年9月开始招生一个专业。 招收一个班,人数为32人,现已毕业;招收一个班,人数为34人;招收一个班,人数为40人;招收一个班,人数为约40人,招收二个班,人数为约76人;招收一个班,人数为约26人;在校生规模在150人左右,属于“袖珍”专业。 表1 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员名单 姓名 担任委员会职务 工作单位 所在单位职称/职务 黄四海 主任委员 武汉绿康数码科技 教授级高工/总经理 蔡文斐 副主任委员 湖北轻工职业学院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方修田 委员 武汉大学 教授/博导 潘云登 委员 沙市轻工股分 高工/董事长 杨珂 委员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 教授/系主任 吴美君 委员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袁方成 委员 黄石新冶钢无缝钢管厂 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何刚 委员 武汉极地测控技术 教授级高工/总经理 方建辉 委员 长航青山船厂动力分厂 高级工程师/厂长 刘少伟 委员 湖北金为电子 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黄政辉 秘书 湖北轻工职业学院 讲师 多年来学院很重视该专业教学改革,重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见表1)作用,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关注市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改变,立即调整培养方法和相关课程,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数次修订,构建了较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编写了九门课程实训指导书,建立了仪表工、维修电工2个职业资格判定点(机电系),含有维修电工中级、仪表工二个和专业亲密相关职业技能判定培训资格,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人才技能训练模式。 (三)专业实训实习条件及建设 教学基础设施条件不太好。自20XX年本专业开始招生已来,绝大多数实训采取和其它专业“共享”,,无专业实训室。经过此种方法完成专业对实践教学需求,难度较大。现在,该专业急需专业实训实习室。 校外基地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和我系建立校企共建企业有浙江晶科新能源、武汉绿源数码科技、深圳深晖食品等,可满足本专业实习工作。 表2 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合作企业 工作任务 沙市科特电器成套设备 完成和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老师培训 沙市轻工机械股分 完成和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老师培训 武汉市精佳设备 完成和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老师培训 武汉长虹科技 完成和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老师培训 黄石新冶钢170钢管企业 完成和电仪专业相关实训、实习、老师培训 武汉绿源数码科技 完成单片机综合设计、实习、老师培训 浙江晶科新能源科技 完成过程自动化控制实习、老师培训 表3 校内实训室配置和要求 序号 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