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下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 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 实验目的 借助感觉器官, 通过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 找出塑料和木头 的特性。 实验器材 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 实验过程: 1、观察、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木头耐磨 实验名称 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 要重证 据。 实验器材 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 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 上瓶盖,静置 2 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 2 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名称 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 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特点, 培 养 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器材 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 实验过程: 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 3 分钟左右, 体会手的感觉。 摘下手套, 观察手 (尤其是手指、手心)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2 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 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 手心有汗, 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 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 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 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 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 、音叉、锣、鼓、豆子、培养皿、 水。 实验过程: 第 1 页 共 14 页 1 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 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敲击悬挂的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的振动。用手按住锣 面,不使其振动,锣声也就停止。 3、在鼓面上放两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 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振动,鼓声也就停止。 4 、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 动。这时如果把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可以看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 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名称 做小鼓 实验目的 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鼓,并能通过实验找出最适合做鼓面的 材料应 具备的特点。 实验器材 圆形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