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精品教学设计课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学习需求分析: 本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片训练议论文朗读的好范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学习本文 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朗读、分析、总结、提升。 3、思想与情感:认识“怀疑” 、“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四、学习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共二课时。 六、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语言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 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 有一位着名 的史学 家叫顾颉 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 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 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 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 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 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 知道文王有 100 个儿子,以为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展示 幻 灯 片 1、2 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 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 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 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 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 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 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 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 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 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 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 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 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 听讲解。 布置阅读思考题: 自读课文。 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 展示幻灯片 3 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 是如何提出来的? 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 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 之间有何联系?哪些地方用了 对比论证?本文的语言有什么 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 文章 的结 构 特点? 答,着重考虑结构层次的回 层次分析。 朗读课文。 答。 这篇文章的 结构层 次如何划 两个学生朗读。 展示幻灯片 4 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是一句引用: “‘学者先 回答: 要会疑。’——程颐”第二段也 分两个部分: 是一句引用: “‘在可疑而不疑 第一部分(第 1、2 段)提 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 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第二 (3—6 段)阐明总论点,这 段两层各围绕什么中心来写? 是本文的论证部分。 这个部 它们和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分分两层写:第一层是第 3 同学们考虑。 —5 段,第二层是第 6 段。 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题二。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先作论述后提出分论点。 学习难点: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逐段 讲解 课 第 1、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 回答: 展示幻灯片 5 文。 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 学者的名言提出的, 总论点 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 是“学则须疑” 。如果用我 们自己的话来表达, 总论点 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 神”。 抓住 关键 语 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句理 解文 章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的主要内容。 第三段在文 章中是 个重要段落,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阅读时要多加思考。这段文章一共是四句话:“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③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④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对这段  回答: 展示幻灯片 6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 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 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 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 为增强。 文章,有几个 需要弄清楚。 段文章四句 之 次关系的理解,下面几种看法哪种是正确的? 什么? A. ①│② ③ ④(并列) B. ① ② ③│④(并列) C.①│② ③ ④(因果) D.① ② ③│④(因果) 第三句“譬如在国 危急的 候??”,是 例 是比 ? 第三段在文 章中起 到哪些作用? 第四段分三 意思 ,是哪三 ?  回答: 是正确的。因 ①学 的 基 是事 和根据, ②而事 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 眼看 的, 种可靠;一种是听 人 的, 种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国 危急的 候??) ,所以④做学 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 的事

文档评论(0)

131****85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