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检验标准[借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规范·规程 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 标 准 规 范20XX 标 准 规 范 20XX standard E 标准·规范·规程 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 镀银、导电氧化检验标准 ? 1??目的 为了规范京信公司铝合金、铜合金、钢材等结构件和电子元器件镀银、导电氧化的质量要求,对镀银和导电氧化的产品接收标准作出明确界定,作为检 验和判定的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京信无源产品中结构件的表面等类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无源结构件电镀验收及产品的装配生产。 ?3?总则 ?3.1??原则: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效果不能受到破坏,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问题,即便此缺陷属于“可接收”范围,也可以对该 产品不予验收。 ?3.2??产品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分类: ?A级表面: 图纸要求电镀面,为产品性能要求镀银的表面,如:双工器腔体内部、双工器腔体外面装配接头面,盖板(接触腔体内侧面)、滤波器内部、接头内芯等 ?B级表面:即图纸要求的电镀面,但是非性能要求镀银面,如:腔体顶面、 螺钉孔位。 ?C级表面: 即主要为非产品性能要求且非装配要求面, 如:腔体减重面(见图中C点)? 例如:DU-G2005-D01/D02腔体 3.3 凡是镀银层厚度在8μ 或8μ以上的均默认为有交调要求,镀银层要求为亚银;如果图纸有要求镀亚银或者镀亮银,均以图纸为准。 3.4 本标准若与图纸、相关检查及客户检验规定发生冲突时,以上述规定和图纸为准;有封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封样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此判断严重影响到性能,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重新判断(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图纸、封样、本标准);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本标准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3.5 本标准所列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超过2个时,每2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mm,否则视为同类缺陷,面积以其总和计。 3.6 凡是要求镀银的产品(包括亚银、亮银、半亚半亮银),要求烤贝纸密封包装,内含防潮珠(即要求对镀银层起到防潮防氧化的保护作用);要求能够在18~27℃,湿度为45~70%中存放3个月不变色,外观良好。 缺陷描述 色泽不均:色泽为产品表面对光源的反射而显现出来的光华。是由于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色泽差异(如深浅色、异色),一般镀银层呈银白色,在4~8倍放大镜下观察,镀银层应细致、均匀。 变色:由于氧化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起泡:金属表面的银箔像水泡一样凸起,即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 面呈气泡状斑点。 ? 针孔 :在镀层上产生针状小孔或象皮革的小孔那样的孔,孔径约为 100 微米左右,这样现象称为镀层起针孔。 ? 脱皮: 由于镀层附着力不好而使镀层的局部或全部从基体表面脱落的现 象,一般呈片状剥落。 ? 生锈: 工件电镀后或者镀后不久在镀层下出现红丝或透过镀层出现锈点的 现象,称为镀层生锈。 ? 裂痕: 金属表面银箔自身破裂产生的枝杈式的形状。 ? 水印、水迹: 由电镀后清洗不洁净、清洗的水质不佳、烘干不当(一般时 间过快)而导致镀层表面留下的水流印迹形态的外观差异。 ? 黑点(印) : 电镀时异物沉积在镀层表面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产品表面而 形成的黑色不良。 ? 指纹印: 表面经过人手触摸而产生的印痕。 ? 烧蚀 :镀层表面被酸碱盐等化学溶液腐蚀的现象,一般形成小坑或小孔。 ? 表面粗糙 :电镀结晶颗粒粗大而导致表面明显粗糙感, ? 电镀毛刺: 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 露底料: 部份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 污物: 由于油渍或其他物质沾染在表面而造成不同色的点状或块状物 (如 油污、毛屑、土灰、纤维等) ,一般产生于材料、环境或机器设备。 ? 镀前划痕: 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 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 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摩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 镀后划痕: 电镀后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现状痕迹, 包括浅划痕 (膜层表面 划伤,但未伤及材料本体,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和深划痕(表 面膜层划伤,且已伤及材料本体,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 。 ? 变形: 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以所处的金 属表面为基准面,高于或低于其基准面的状态。 ? 撞伤(花) :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当,导致产品互相碰撞或者 和外界介质相碰撞而引起产品伤痕或花点。 ?? 花斑 : 电镀后表面形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的斑块花纹状外 观。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

文档评论(0)

飞翔的燕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