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中药材批发市场教学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南中药材贸易批发市场 项目运营 计 划 书 项目策划起草人(初稿) : 朱广勤 联系电话:二0—三年十二月---镇江 一、 背景摘要 二、 项目提出理由 三、 建立苏南中药材贸易批发市场的必要性 四、 近年中药材市场分析 五、 项目定位、整体发展规划 六、 项目成本资金来源I 七、 成本资金分配 八、 项目盈利点分析? 九、 风险措施 十、附件:中国药材集贸市场简介 一、背景摘要: 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 中医药从传说中神农氏遍尝百草到上世纪初, 担当了五千年除病 济世、决斗瘟疫的重任。中药以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需求量极大。 在大健康、大消费时代,更有其独特优势。随着药材稀缺性的逐步隐露,预计中药价格暴涨 或成常态。2013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积极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完善消费政策,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消除群众养老、医疗等 方面后顾之忧。在医药行业人士看来,优质中药在促进健康、 拉动消费方面,正呈现出强劲 增长的趋势。 大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亮点。据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介绍, 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 2万亿元。拥有国家保护品种、以及独家品种的中成药 企业,在大健康、大消费时代,更有独特优势。从细分行业来看,今年 1-2月,中药相关子 行业出现较高的增长率。其中,中药饮片利润增速达到 64%并超越全行业同期水平。 行业研究员表示,中药在国内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为部分中医药资源跟随市场定价创 造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不断提升, 在主观上推动了中医逐步成为 高端医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现代西学东渐以来,中医药因现代化水平低、评价体系不完善、成分不确切等 因素在国际、国内遭遇发展瓶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制定,中医的 境况才有所好转。尤其是近年间,在大范围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上, 中医药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日渐被大众所重视。 十年前SARS风靡全球的时候,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冲剂、复方苦 参注射液等八种中成药对于非典型肺炎的不同病理环节能够明显改善症状。 中医药介入治疗 的患者占发病人数的58%中医药借此强势“突围”,谋求振兴。 “在西医没有特效药、 病源病因尚不明的新疫情面前, 讲究”扶正祛邪“的中医辨证治 疗往往显示出重要作用。对抗人感染 H 7N 9禽流感疫情中令人瞩目的表现,让中医药业在 SA R S之后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 据中国中药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有84%张价,涨幅多在5% 至180% 其中,28%的中药材价格涨幅超过 51% 6%超过181%, 2%超过300%以太子参的涨幅 最为明显,2010年初至今涨幅达到353%涨幅超过100%勺品种多达151个,较为极端的品种 如太子参甚至从21元/公斤上升到300元/公斤;其他如板蓝根、三七、补骨脂、桔梗、佛手 等多个品种涨幅也都超过 500%从历年价格统计分析看, 中药材价格每3-4年呈现一个周期, 在最高价格回落后一般将保持次高价位运行,并有可能出现再次冲高。 从需求上看,中药及中药保健品需求持续增加。 近年来全球兴起的绿色回归理念加上中 药本身具有的预防的功效,使得源自天然的中草药及其衍生产品需求大增。 随着国内国外对 中药药用及保健功能逐步认识和了解, 中药材需求未来仍将维持增长, 这是支撑中药材价格 整体向上的主要因素。 供给方面,目前国内药材种植基本以小规模生产方式为主, 80%A上的种植面积由种植 专业户来投资和组织生产,单户种植面积基本在 100亩以下,1000亩-10000亩的大规模集 约化种植非常少。由于缺乏系统性组织与管理,造成药材结构性供求失衡频繁出现, 药材价 格呈现较大幅度波动。 近年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萎缩趋势, 部分药农退种导致产量 下降,是造成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最近几年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 除正常的供求失衡之外, 往往还存在一些非常态因素的 推动,有时还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 2003年暴发的非典,一度使得市场上板蓝 根价格从2元/千克飙升到最高60元/千克;2008年末甲流感来袭,金银花价格从每千克 20 余元最高涨至260元;2010年上半年的云南大旱造成三七价格从 90元/千克一路上扬,最 高价格突破600元/千克。少数品种的上涨带动其他药材价格跟风提价,造成整个药材价格 普涨局面。 除以上各种客观因素以外,近年来的药材市场价格越来越多显现出人为炒作的痕迹, 以 灾害、事件或概念为题材,采取囤货惜售的手段, 利用巨额资金优势, 联手对某种或几种药 材轮番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