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椎旁穿刺的侧面观腰椎旁穿刺部位与神经根关系的解剖学模型 * 将穿刺针插至椎板后缘,设定穿刺深度后,再将针沿椎板外侧缘刺入至椎旁间隙。 * 监示器下显示胸椎旁穿刺针的准确位置 注射造影剂 * 胸椎骨转移病人可以作为椎旁介入治疗的适应征 * 适用征: 腰椎间盘脱出症 腰椎转移性癌痛 带状疱疹后遗痛 * 椎管内与椎旁间隙相通的解剖学特点 侧隐窝 *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作用 膜磷脂 磷脂酶A2 缓激肽 肾上腺素 凝血酶 花生四烯酸 白三烯4 增加血管道透性 激活白细胞 平滑肌痉挛 (为PG和组胺100倍) 脂加氧酶 前列腺素2 (PG2 ) 、凝血恶烷2(TX2) 促进凝血 形成皿栓 收缩血管 环氧酶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前列腺素I2 舒张血管 抗血小板凝集 控制炎症 (-) (-) (+) (+) * 髓核释放炎症介质 纤维环外层窦椎神经 末梢伤害感受器 神经元本身合成并释放神经肽 局部免疫炎性反应 糖皮质激素 疼痛 疼痛正反馈回路 * 二、腰椎旁注射治疗 在X光引导下腰椎旁垂直穿刺将造影剂注射到椎间孔附近,造影剂可在硬膜外腔扩散并显影。 药液作用于神经根,还可经椎间孔直接进入硬膜外腔,到达突出椎间盘引起的炎性病灶周围,更集中有效地消除炎症,同时避免经后正中硬膜外腔穿刺引起的并发症。 * *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令其双髓膝屈曲。穿刺点选在腰椎棘突中线旁开2~5cm处,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要根据病情的需要而确定,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需要在腰4-5椎旁进行穿刺,此时如选择椎旁2 cm为穿刺点,则穿刺针近乎于皮肤垂直进针,不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这种小角度的穿刺进针方法目前被应用较多。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越大,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也越大,这是传统的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的进针方法,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阻滞的效果较好,但容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甚至注射的药液通过椎间孔可进入椎管内。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穿刺点的头尾侧定位,例如L4-5椎间盘突出时,先找到L4-5棘突间隙,画出标记,然后找出上一个棘突间隙,在两棘突间隙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2~2.5 cm,即为穿刺点。旁开的距离可有个体差异,笔者测定并经X线验证,男性平均为2 . 22cm,女性平均为2 . 07cm。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型各不相同,因而穿刺点定位有所差异,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穿刺点旁开2~2.5 cm时,8~l0cm长20~22号穿刺针,通常在穿刺点略向内斜(即向棘突方向)10~15度进针,进针约4 cm时触及关节突(男性平均为4.32 cm,女性平均为3.71 cm),退针至皮下,将针向外斜10~15°角,垂直进针约5~6 cm,针尖可触及椎体后缘(男性平均为5.82 cm,女性平均为5.60 cm),将针后退,针尖斜面转向内侧,正对椎间孔,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可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如无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征象可注入消炎镇药液,或注入选影剂观察针尖所处位置进行其它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