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十一、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导言: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常十有八九, 而苏轼正是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升华自我, 达到了一
种物我两忘、 超然自得的至高境界, 那么苏轼到底依靠什么彻底改变了人生态度?又是什么
让他焕发出了艺术的青春呢?《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
注。
画外音:
元丰二年,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政而获罪下狱, 最终被贬黄州, 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
次贬谪生活。在黄州近五年期间(中),苏轼创作了大量词作,通过内容多变、风格多样的
豪放词,展现了他豪迈洒脱的胸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当然, 英雄不是一蹴而就的,词人也
不是一天写成的, 苏轼正是通过多次的艺术锤炼和反复的精神挣扎, 才得以在词的海洋中物
我两忘、超然自得。 那么, 贬谪后的苏轼, 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反思?他的词作又有着
怎样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 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 《唐宋
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康震:
我们前面讲过了他(苏轼)的那些词,写乡村的,写射猎的,还有一些是写中秋节的情
怀的等等, 但是我们都知道,他被贬黄州的时候, 心情是很坏的, 苏轼不是说一到黄州就变
得很旷达, 刚一下车就写“大江东去, 浪淘尽”这不可能, 它有个过程, 所以在他的词里边,
他有一部分的词很集中地反映了这个过程, 那么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这部分词你要用豪放
来概括它, 或者用婉约来概括它,就根本束缚不住它的内涵了,它内涵大得多。从更严格的
意义上来讲, 东坡在黄州时期的这些词, 实际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怎么进行独善其身
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答案, 它的外在的形态是词, 但是它的内涵超越了词的传统的内
涵。比如说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这个词用一个字可以代替, 就是“寒”。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不寒而栗”。这
样的不寒而栗的东西、 情调, 在苏轼的词里不是特别多的。 为什么呢?就这首词就是他刚到
黄州的时候写的,缺月还挂在个疏桐上,你想想,“缺月挂疏桐”,残缺至极,俩缺在一块
儿,两倍的缺。“漏断人初静”,就我一个人。苏轼刚到黄州的时候,也没住在临皋亭,也
没有住在东坡的雪堂,住在哪儿呢?住在一庙里, 定惠院。后来他写一篇文章就是 《记游定
惠院》,定惠院里头有什么呢?有一棵海棠,看那海棠花,那是后话了,那会儿他已经快离
开黄州了,心态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刚到这儿,住在一座庙里头,一个人。“漏断人初静”
什么意思?听着那个滴漏, 滴答滴答滴答的, 好像在计算他生命的时间一样, 突然“嘀噔”、
停了, 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他用这个“漏断”来揭示出当时的那种孤独, 本来还有漏滴
在伴着他,现在连漏都断了,这会儿才发现,真静。这个静是可怕的静,不是那个“人闲桂
花落”的静,那是美的静。这是什么呢?这是恐怖的静。没有朋友、没有交往、没有书信、
没有交谈,就是“漏断人初静”。
在这个清冷的世界里头, 我在干什么?我的状态是什么呢?漏断了, 我的状态是什么呢?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我像一只孤雁一样, 你听说过“惊弓之鸟”那个成语吧?
对于那种孤雁来讲, 拉个弦“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