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温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温州中考语文科目的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难点,要求考生掌握基础的文言文知识和阅读能力,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考生阅读练习。 温州中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①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虏,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注①大行:官名,掌接待宾客。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温州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坐:由而获罪 B.田甲曰:然即溺之。 然:这样,如此 C.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 罢:疲乏 D.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 刺:探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D.唯天子以为国器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安国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对待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19.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今 匈 奴 负 戎 马 之 足 怀 禽 兽 之 心 迁 徙 鸟 举 难 得 而 制 也 得 其 地 不 足 以 为 广 有 其 众 不 足 以 为 强 自 上 古 不 属 为 人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5分) (2)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4分) 温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16.【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然,通燃,燃烧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传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