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概论笔试复习资料 可能不全面大家参考 一、?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流行的场所和流行的人群阶层的分类。 二、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的分类。 三、?民歌的艺术特点。 (1) (2) (3 四、 体裁和按民歌产生所在地的色彩区 分类。 1 2 定义 (1)实用功能: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等 2 搬运号子、 1 2 3 4 5 六、山歌的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叫法。山歌按照两种不同角度的分类。 北方 山西的《山曲》 陕北的《信天游》 内蒙的《爬山调》 青海的、宁夏、甘肃一带的《花儿》 弥渡山歌 四川的《神歌》等 兴国山歌 南方 柳州山歌 客家山歌 分类 1.?按歌唱场合的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2.?按歌唱方法的分类: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七、 a b 八、 法以及曲调和歌词特点。 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犷。 十、山歌的音乐特征。 1 2 3 4 1 《月儿弯弯照九州》、东北的 2 花 3 荷 4 十二、地方性小调的定义。以及按照歌曲题材和内容的分类方法。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 四川的《庄稼调》、?《采花》、?河北 2 3 十三、歌舞性小调的分类。以及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 2 3 云南的《十大姐》、 4 5 6.?跑旱调?《跑旱船》 十四、?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中国戏曲的定义、戏曲唱腔结构的分类。 关系 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定义 分类 1.?昆山腔 2.?高腔 3.?梆子腔 4.?皮黄腔 5. 6. 7. 8. 十五、剧种与声腔的定义及各自的分类。 剧种定义 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 剧种分类 声腔分类 1 2 4/8 , 每一套曲由若干支曲牌联缀而成。套曲结构为引子+?正曲+?尾声。 4/4 4/2 4/8 清代洪升《长生殿》、 十七、皮黄腔的起源、分布剧种及伴奏乐队。 起源 皮黄腔是西皮腔和二黄腔的合称。 二黄腔是在长江中游一带南方音乐土壤中诞生的。 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赣剧、川剧、婺剧、滇剧等。?均采用皮黄腔。 京胡、月琴、京二胡等。?俗称“三大类” 配以笙、笛、唢呐和整套打击乐器。 十八、二黄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二黄腔?定弦为“?5?2?”弦式?音乐特点:曲调以级进较多,流畅平和,各板式多采用板 起板落,节奏较平稳,速度较慢,具有南方 15?定弦?音乐特点:曲调是二黄腔的移调变化,宜表现哀怨或悲愤之情。 十九、西皮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西皮腔 京胡定弦“?6?3?”弦式?音乐特点:跳进较大,各板式多采取眼起板落,节奏活跃,具有北 6?3 曲调则是西皮腔的高弦低唱 宜表现凄凉、悲 徽汉合流(1790---1862) 老生 1862---1908 唱腔及板式 板式 4/4 4/4 4//2?或?4/1 4/1 4/1?拍) 传统二黄腔有导板、慢板、快三眼、原板、回龙、散板、摇板等。 黄腔的表现力。 《贵妃醉酒》之《海岛冰轮》 《白毛女》之?《躲账归来》 《杜鹃山》之《家住安源》等。 二十一、黄梅戏的历史、唱腔。剧本的分类。以及代表剧目和优秀唱段。 (1) (2) a b (1931 ) ( 3 1953 王少舫。 唱腔 1 2 听起来委婉悠扬。 剧目有两类 小戏《打猪草》之《对花》、 正本戏《天仙配》之《夫妻双双把家还》、 正本戏《女驸马》之《谁料皇榜中状元》等。 1、1906 “小歌班”。 2、1916 3、1942 4 唱腔 1?5 6?3 1、唱腔旋法以级进为主。曲调委婉舒展。徵宫交替 2、大量运用“7”音七声徵调式 3、核心旋法?27?727?23 慢板、慢中板、中板、紧中板、快板、器板、散板、清板等 二三十、越剧的伴奏、代表剧目与唱段。 伴奏  “女子越剧” 5?2?????????1=G 《祥林嫂》 《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楼台会》。 Power?by?YOZOSOFT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