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古人母亲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古代教育孩子的母亲最出名的就是孟母了。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除了这个故事你还知道还有哪些古代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吗?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人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人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
宽严相济巧劝学
孟母断织喻学的举动,可以算是体现中国母亲智慧的典型例子。孟子小时无心向学,一次还没放学就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闻言,举起剪刀一把剪断了织好的布。读书犹如织布,累丝成寸。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还能接得上吗?孟子顿有所悟,从此手不释卷,刻苦攻读。
与孟母一样,东晋名将陶侃之母也曾借助纺织教儿爱惜光阴,用功读书。她让小陶侃观察织布时梭子飞快穿梭的情景,温言启发,循循善诱,从此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个字印在了陶侃心里。此外,宋朝欧阳修母画荻教子识字、唐朝诗人元稹之母从不体罚子女的佳话,都为人们称颂。
著名作家茅盾八十寿辰时,写了一首《八十自述》诗,深情地回顾了童年时母亲的精心培育:大节贵不亏,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岁终勤考绩,述说自己小时贪玩,母亲虽然生气,但也不忍心打骂,而是说服教育,循循善诱。邻人颇有微词,认为她对孩子太姑息。母亲一度也困惑,但她经过深思,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要抓好大节教育,孩子偶尔贪玩点也没什么。这与古人宽严相济、劝学有方的教子智慧一脉相承。
点评:知识改变命运,古今一理。古时的母亲们都十分重视促子学习,千方百计地教子读书。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母亲自有一种天然的睿智,在教子时不是举起棍棒,而多以巧妙的方式喻学,晓之以理,以情感化。
防微杜渐敦品行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由婶母一手抚养长大。顾炎武从小聪颖,常被夸赞,渐渐滋长了骄傲情绪。婶母觉察后,让他背诵并解释《卖柑者言》。这是一篇寓言杂文,用形象的比喻,揭露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达官贵人的腐朽本质。顾炎武解释得很清楚。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婶母追问。顾炎武无言以对。文章的讽刺对一般人不也很有教益吗?如果做学问刚有一点进步就骄傲起来,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不也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顾炎武闻言大窘,从此立志进德,勤于修身。
三国人孟宗十岁时,母亲送他到河南南阳求学,临行前,特意为儿子做了厚褥大被。南阳气温较高,用不着厚褥大被,邻人感到奇怪,便问为什么。孟宗母说:我儿年幼无知,不懂得怎样和同伴们相处,不会帮助别人。我想,求学的同伴中难免有缺衣少被的,我是要他和那些家境贫穷的同伴同铺一条褥,同盖一条被。这样,可以听声相应,同气相求,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用心良苦的话语里,闪现出朴素而高明的智慧。
再比如,孟母三迁,是防微杜渐,看到了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春秋时文伯母教子克己自励,春秋时江乙母、东汉范滂母教子刚直不阿,岳飞母刺字励子精忠报国等等,均体现了不俗眼界与高尚德行。
点评:与重学崇文相比,历代母亲更注重对孩子品性的培养。她们都把良好行为规范和优秀品质视为做人的根本,巧妙地输送到孩子心里。
行正品端身为范
《礼记》中说:幼子常视勿诳。意为小孩子常在父母身边,父母不要说谎。孟轲母正是这样严于律己,不打诳语。
有一次,小孟轲看到邻居家正在杀猪,便问母亲:他们杀猪干什么?孟母信口说:杀猪给你吃肉呗!刚说出口便觉失言,非常后悔:孩子刚刚懂事我就欺骗他,这明明是在撒谎,真不该信口开河。为了不给儿子造成言而无信的不良影响,孟母咬牙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从邻家买回猪肉,炖好给孟子吃,兑现了无意中的许诺。
此外,陶侃母甘受贫困,退鱼劝子为官清廉;唐朝郑果母周济穷困亲友,教子自励,秦末王陵母视死如归教子坚持正义,东汉赵苞母以死励子保卫国家,均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点评:严于律己,重视以身作则,是中国母亲们教育子女的一剂良方。在古代社会,妇女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底层,形成了诸如吃苦耐劳、勤勉俭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慕名利等高尚情操。在中国母亲身上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一直是子女教育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古人教子有高招
1孟母三迁:选好环境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搬家三次,直到搬到了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楚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却没有给儿子孙安留下什么财产。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回乡耕种,不要谋求官职;如果庄王一定要给封地,那就选择寝丘——那是出了名的贫瘠之地。孙叔敖认为封地不肥,子孙不得不勤恳节俭,慢慢积累,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好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