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导学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和鹅》导学案 【教学目标】: 掌握 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小, 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对认为 进行心理描写的作用;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独立思考完成预习案,用红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以备上课时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解,做好纠错、批注。 3. 针对预习自学找出的疑惑点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探讨, 高效展示, 总结规律方法 .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 -- 自主探究 --合作讨论 【教材助读】: 作者简介 作品。《蟋蟀》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奖一等奖。 《儿童小说创作论》获全 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奖。主要作品有《蟋蟀》 《童年时代的朋友》 《莉莉和她的三个妈妈》,被拍成电视剧 《老法师的绝招》,被拍成电视剧 《鹰妈 妈和她的孩子》童话 《稻田发绿的时候》短篇小说集 《蟋蟀及其他》儿童文学选集 【预习案】 一、说说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二、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请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3、对于牛和鹅大家的共同认识: 4、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 5、再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在小组里交流。 三、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有疑问吗? 四、信息链接:牛和鹅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 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 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 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然而适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脚。 牛鹅换眼 远古时候,神农炎帝教会众人耕地种五谷之后,人们就不只单靠渔猎过活了。大家用 石锄、石犁耕地种谷,用石刀、石斧砍柴割稻。人人下地耕耘,辛勤劳动。 有一天,玉皇大帝派观音娘娘到下界察访民情。观音娘娘来到下界,见人们都在地里 劳作,有的人用石锄掘土,有的人拉着石犁犁地,有的人拿着石刀割草,十分辛苦。于是 回天宫奏明玉帝,说人们个个在地里劳动,极为艰辛,请求将天上的牛、羊、猪、狗、鸡、 鹅、鸭等放到下界给人们使用。让牛帮人耕地,羊帮人踩土,猪帮人拱泥,狗帮人看门, 鸡给人叫更,鹅帮人割草,鸭帮人耘地。玉帝闻奏,表示赞同,遂命观音娘把这些禽畜带 到下界给人使用。 人得到这些禽畜帮忙,很是欢喜,立即按照观音娘的指教,赶着牛羊猪鹅鸭等到田里 耕耘。谁知因牛的瞳孔生得很大,把人看成—点小东西,被人牵着乱转,觉得太不应该。 当下便转过头来用角把人抵撞得头破肚裂。自此开始,牛见人就用角抵。而鹅的瞳孔则生 得太小,把人看成一种极高大的怪物,一见人,就吓得遍身发抖,不敢走动。 人对这两种禽畜全无办法,只好把这苦衷去向观音娘娘诉说,求她为人们分忧解难。 观音娘娘得知这一情况,当即施展神通,把牛和鹅的眼珠转换过来。牛换上鹅的眼珠后, 把人看成是很大的巨物,从此就服服帖帖地由人支使,就连小孩子牵着它的,它也驯驯服 服。而鹅换上牛的眼珠后,则把什么东西都看小了,因此无论比它大十倍百倍的人或畜走 过它身边时,它都要伸着脖子啄咬一下。 【探究案】 【使用说明】:本学案适用于课堂学习环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探究学习 顺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课内导学】:精读课文,感知品味 探究点一: 1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怕鹅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下来。体 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 2、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感悟到什么? 3、带着这种感受进入角色读读课文。请每组推荐一人在全班读一读。 4、从这一系列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实在 探究点二:后来“我”不怕鹅了,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找相应的段落,读一读。从这种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探究点三: 1 、小组内分角色读金奎叔叔与“我”的对话。点评朗读。 2、听了金奎叔的话,“我”明白了什么?(反复自读金奎叔叔的话“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 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拓展延伸】说说生活中,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吗?你都是怎样解决的? 让我们记住《牛和鹅》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也一起来记住下面的名言警句: 选择什么角度,是每个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