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干热河谷非地带,原理规律把惑解.doc

(完整版)干热河谷非地带,原理规律把惑解.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热河谷非地带,原理规律把惑解 谢皆兵 地理蹊 2017 届陕西咸阳高三一模 “离开澜沧江,汽车翻过山口,进入怒江流域。这里的山较之金沙江与澜 沧江畔的山更加荒芜,路边的灌丛叶片沾裹着汽车扬起的沙尘。车里的空 调虽然开得很足,但难以抵挡车外的热气。本以为到了接近河谷的地方, 植被会变得葱郁些,可是我错了。随着海拔的不断下降,车窗外已经不见 了灌丛,四周近于寸草不生。按说这一带的山坡低海拔处应该是湿润的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上逐渐变成灌丛与草甸。可在怒江的干热河谷以及 沿途的多处河谷,森林却是在山顶”。下图为横断山区图。读材料完成 8 —10 题 8 、 图示区域地形特点的形成,受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板块的碰撞挤压; 流水下蚀 B、板块的碰撞挤压; 流水溯源侵蚀 C、板块抬升; 流水下蚀 D 、板块抬升; 流水侧蚀 、导致怒江干热河谷段山顶有林、谷底干热的原因可能是: ①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 ②夏季风难以到达 ③地形闭塞,河谷深陷 ④ 受山谷风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干热河谷现象属于 、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解题思路 本题组以横断山区的干热河谷为背景材料,以该区域的地形形成所受的地 质作用、怒江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干热河谷现象的分异规律为切入点, 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自然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陆地环境的地域 分异规律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题组既有纯知识 的考查,也有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区域认知能力。整体来 说需要解题者有更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因为干热河谷在高中地理课本 上并没有出现,它也只是一种局地的小气候,所以解题者需要调用已学到 的气候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探究方可得出题组中的部分答案。 ACD 8 、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结合图中经纬度及 题干信息也可以知道,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临青藏高原。所以其 形成主要的地质作用是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并不是 板块抬升(注意虽然该地山地有所抬升,但它是板块间相碰撞挤压的抬升, 并非板块内或的抬升形成,因为板块抬升,是整体抬升,而这里还有较深 的河谷),而河谷地段则是受流水下蚀而形成峡谷。 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 A 。 、该地山高谷深,地形闭塞,河谷深陷,是形成局部干旱环境的前提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这些与风向成垂直向的山谷内往往形成“焚风效应”,③对。而“山谷风”的谷地上空下沉的干燥气流造就了河谷中局部干旱的现象,而谷地中气流沿坡地上升至一定高度所形成的云雾带,恰好与山地森林的存在吻合,④符合。怒江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区,该地受来自印度洋的水 汽影响较大,所以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本题选 C。 、从区域定位上可以看到本地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季风区, 但该现象只出现在一些较深的河谷中,所以其属于非地带性, 故本题应选 D 。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