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三单元 循环农业生态工程
子单元二: 循环农业主要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特点??生态系统除了需要能量外,还需要水和各种矿物元素。这首先是由于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必须固定和保存在由这些无机物构成的有机物中,才能够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供各类生物需要。否则,能量就会自由地散失掉。其次,水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也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物质。因此,对生态系统来说,物质同能量一样重要。 生物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大约需要30—40种元素。其中如C、O、H、N、P、K、Na、Ca、Mg、S等元素的需要量很大,称为大量元素;另一些元素虽然需要量极少,但对生命是不可缺少的,如B、Cl、Co、Cu、I、Fe、Mn、Mo、Se、Si、Zn等,叫做微量元素。这些基本元素首先被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收利用,然后以有机物的形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当动植物有机体死亡后被分解者生物分解时,它们又以无机形式的矿质元素归还到环境中,再次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这样,矿质养分不同于能量的单向流动,而是在生态系统内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再利用,即发生循环,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式,与能量流动的单方向性不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进行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它们把各个组分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在整个地球上,极其复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网络系统把各种自然成分和自然地理单元联系起来,形成更大更复杂的整体——地理壳或生物圈。
2、物质循环的类型??全球的物质循环可分为3种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
??在水循环中,物质的主要储存库是大气圈和海洋。其循环与大气圈和海洋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
??凡属于气体型的物质及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必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属于气体循环的物质主要有O、CO2、N、Cl、Br和F等。??属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决无气体形态,这些物质主要是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而由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物质移动过程。沉积型循环的主要储存库是土壤、。沉积物和岩石圈。因此,这类物质循环的全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表现得那么明显。属于沉积物循环的物质主要有P、Ca、K、Na、Mg、Fe、Mn、I、Cu和Si等。
全球水循环
??循环是水分子从水体和陆地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然后遇冷凝结,以雨、雪等形式又回到地球表面的运动。水循环的生态学意义在于通过它的循环为陆地生物、淡水生物和人类提供淡水来源。水还是很好的溶剂,绝大多数物质都是先溶于水,才能迁移并被生物利用。因此其他物质的循环都是与水循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可以说,水循环是地球上太阳能所推动的各种循环中的一个中心循环。没有水循环,生命就不能维持,生态系统也无法开动起来。
气体型循环——碳的全球性循环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和通过呼吸作用把碳释放给大气的速率大体相同。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储存库 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中去。??除了大气以外,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海洋是一个重要的储存库,它的含碳量是大气含碳量的50倍。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固定的碳,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以CO2的形式有回到了大气圈。此外非生物的燃烧也使大气圈中的CO2的含量增加。? 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互相交换着,如果大气中CO2发生局部短缺,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补偿反应,水圈里溶解态的CO2就会更多地进入大气圈。同样,如果水圈里的碳酸氢根离子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耗尽,也可从大气中得到补充。总之,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而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森林也是生物碳库的主要储存库,相当于目前地球大气含碳量的三分之二。
沉积型循环——磷的全球性循环
??磷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磷的主要来源是磷酸盐类岩石和含磷的沉积物(如鸟粪等)。它们通过风化和采矿进入水循环,变成可溶性磷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进入食物链。以后各类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被分解者微生物所分解,把其中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形式的可溶性磷酸盐,接着其中的一部分再次被植物利用,纳入食物链进行循环;另一部分随水流进入海洋,长期保存在沉积岩中,结束循环。
3、食物链与食物网
3.1食物链概念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S.Eiton)于1927年首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罪犯心理分析(老版) 罪犯心理量化分析 实训项目十:侦查人员现场观摩训练.doc
- 地铁道岔(刘见见) 任务一:掌握道岔附带曲线的概念 道岔附带曲线的概念.pptx
- 地铁检修工艺基础 地下式架车机 8-2-3固定式架车机.ppt
- 地铁企业文化(张景霞) 任务四:认知企业的行为文化 地铁企业文化-同一事件不同地铁企业行为文化-高考北上广.pptx
- 地形测量 习题解疑二 项目二 习题解疑四(判断).pptx
- 地形测量 线水准测量 线水准测量.ppt
- 罪犯心理分析(老版) 罪犯心理量化分析 实训项目十二:司法人员的选拔..doc
- 地质概论 地下水地质作用识别 任务7-2 地下水地质作用识别.ppt
-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1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pptx
- 第一届网络课程大赛 材料成型新技术(余旺旺) 金斐 EVA塑胶原料的成型工艺研究.ppt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