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
——写给初学写诗的朋友
一、用韵有多种选择,笔者较欣赏的是以下两种
平水韵。(初学者不推荐)
完全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用韵,去掉入声字。
注不管用哪一种,在同一首诗中请不要交叉使用,那在诗词比赛中是不允许的。
近体诗(五、七绝,五、七律,排律)凡押韵都是平声韵。
二、平仄。
古声调是平、上、去、入。现在按现代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白了,就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平第一、二声。
仄第三、四声。
问那么,入声上哪去了?不管他就是了。初学者若按今韵来,是不会遇到这个问题的。
三、对与粘。
举个例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有四句。我们挑出四个字
日、河、穷、上
呵呵,看出点儿什么了?对了,都找的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
日仄声;
河平声;
穷;平声;
上仄声。
“日”与 “河”的声调相反,且必须相反,即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不同(第三、四句的关系也一样)。前一个字是平,后一字应当是仄,反之亦然。这叫做“对”。违反了规则就叫“失对”。
“河”与“穷”的声调相同,且必须相同,即第二、三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相同。前一个字是平,后一个字须是平,前一个字是仄,后一个字也应是仄。违反规则就叫“失粘”。
粘和对是写近体诗必须严格遵守的。
四、五绝的格式。
格式有四种
仄起仄收、
仄起平收、
平起仄收、
平起平收。
看了一头雾水?没关系,喝杯茶,再往下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绝有几种平仄句式。也有四种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刚才王之涣先生的那一首“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成声调即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必有人问胡说,“欲”不是第四声吗?怎么你给弄成“平”了?其实,是因为单数的字可平可仄,双数的字不能变动,但是这不绝对。这里,我们把可平可仄的字用红笔涂出来。
来看这组声调的第一句仄仄平平仄。前两个字都是仄,这称为“仄起”,第五个字是仄,所以称为“仄收”。故此,从第一句可知这一种类型称为“仄起仄收式”。呵呵,不叫“破剑式”哦。又叫“仄起不入韵式”。为什么这么叫呢?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押韵必是平声韵,而本句第五个字不是“平”,而是“仄”,当然“不入韵”了。
第一句“仄仄平平仄”我们明白了,那么,第二句应当怎么确定呢?假如没有王之涣先生的这一首诗,我们如何知道第二句必是“平平仄仄平”呢?
答用“对”。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相对,在此情况下,第二句第二个字必是“平”;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必是“平”(这是一定的)。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五字都是“平”)的只有“平平仄仄平”。
现在,第一、第二句我们都确定了,那么,第三句的平仄又要怎么推敲出来?方法如下用“粘”。由于第二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刚才已说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必是“平”,才能满足“粘”的要求。不论哪一首五绝,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必与韵脚相反,一定要是仄。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字“平”,第五字“仄”)的只有“平平平仄仄”。
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四句的平仄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对”。而刚才已知,这一类型中,第三句的第二个字是“平”,所以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是“仄”。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是要押韵的(这是常识),所以当是“平”。满足此条件(第二个字“仄”,第五个字“平”)的只有“仄仄仄平平”。
话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这不是故弄玄虚吗?你看,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就这么简单,用得着如此长篇大论?”
不!如果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刚才讲的是“仄起仄收式”,刚好如此。请看底下卢纶先生这一首诗《塞下曲》(仄起平收式)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写出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请看,第一、二句全为“对”吗?
可是,如果用刚才我们使用的方法,就一定不会错。且用此方法,可以将五绝四种格式都推导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一试。附标准答案如下。注下划线的表示可平可仄。
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有的朋
文档评论(0)